,充满了浓烈的硝烟味道和新鲜人血的味道,呛得他差一点儿流眼泪。然而,他却好像非常享受这种味道般,抹了抹鼻子,又深深吸了几口,如饮醇酒。
朱老蔫和黄小毛等人也放下枪,趁着鬼子暂且退避的功夫,整理鞋子绑腿,清点子弹。在刚才的交锋中,小分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打了鬼子们个措手不及。但接下来的战斗恐怕就没什么便宜可捞了,鬼子那边的人数远远高于小分队这边,而小鬼子兵们最近一段时间又一直在打胜仗,士气非常旺盛,即便丧亡人数已经接近三分之一,也不会认输逃走。
仿佛是为了证实他们的预料,很快,山路拐角那边就重新响起了掷弹筒的咆哮声。那是一种小鬼子为一线步兵专门开发的武器,张松龄在魏庄村口曾经领教过它的威力。当时,张松龄还以为那是一种小型火炮,后来在石良材嘴里,才听到此物的真正名字,掷弹筒。
一柄掷弹筒重量只有五斤半上下,却可以把特制的手榴弹抛射到二百米之外。而特制手榴弹爆炸后的破片杀伤范围,竟然高达五到八米。以往中**队在与小鬼子近距离交战时,最头疼的就是这种东西。偏偏小鬼子的军队中,这种缺德带冒烟的东西配备率非常高,往往一个小分队就能配上两到三门。
在先前与鬼子的战斗中,老苟已经叮嘱大伙重点招呼鬼子的掷弹筒手和轻机枪手。然而小分队毕竟人数有限,留住了两具掷弹筒和三挺轻机枪,却让其余的掷弹筒手和轻机枪手连滚带爬地退出了盒子炮射程范围。此刻,鬼子们终于明白过味道来了,隔着一百七十米的距离和一个山路拐角,开始充分发挥他的火力优势。
“嗵——”“嗵——”“嗵——”单调的掷弹筒发射声连续不断。军官老苟带着小分队,迅速后撤。才跑出十几米远,刚才藏身的地方,已经被榴弹爆炸的火光完全覆盖。训练有素的鬼子掷弹筒手,几乎将榴弹打出了一条横线,从一侧右坡处逐个向外,一直蔓延到山路侧面的断崖。
大块大块儿的石头被炸上了半空中,然后带着弹片和火星迅速坠落。山路左侧的深谷里,响起了发洪水时才特有的咆哮声,轰隆隆,轰隆隆,宛若百鬼出行。当榴弹溅起的硝烟和泥土渐渐散去,小分队刚才藏身的地方已经彻底面目全非。稍小一些的石头彻底消失了,一些巨大的石头,则被从泥土中拔出根来,随着山谷里的回音慢慢颤动,颤动。
“奶奶的!”老苟低声骂了一句,带领众人,寻找新的藏身点。与此同时,小鬼子的膏药旗又从山路拐角处探了出来,随后是四挺负责开路的歪把子轻机枪。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不管看没看到目标,鬼子的歪把子轻机枪就是一通乱扫。这种枪的有效射程远远超过了小分队手中的盒子炮,虽然射击过程中因为要不断更换弹夹而出现停顿,但四挺轻机枪配合起来,还是轻易地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嗖嗖嗖——”子弹倒映着落日的最后几抹余晖,在大伙头上乱飞。张松龄艰难地从石块后探出盒子炮,试图敲掉鬼子的轻机枪,却发现在接近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自己根本不可能打得中。
发现火力覆盖战术奏效,鬼子们信心大增。四名轻机枪手在八名副射手的帮助下,一边交替扫射,一边缓缓向前推进。而一组接一组的鬼子步兵,则端着三八大盖儿,从机枪手的身后溜了出来,迅速抢占合适攻击位置。
越僵持下去,形势对小分队越是不利。如果让鬼子步兵在半山坡上分散开,给大伙来个侧翼迂回的话,恐怕小分队就要全军覆没!朱老蔫见势不妙,向自己身边的同伴打了手势,猫着腰朝着山坡上跑了几步。然后于一棵小树下探出半个身子,冲着一百五十米外的轻机枪就是一轮扫射。
“当、当、当当…..”盒子炮子弹成排飞出去,扫向鬼子的轻机枪手。却都打到了空处,没给鬼子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旋即,鬼子的机枪开始调整方向,四挺中的两挺调转枪口,将朱老蔫藏身的小树打得木屑乱飞。那名朱老蔫早有默契的弟兄探出头去,左右手盒子炮交替射击,将一名鬼子的机枪手打翻在地。
“啾!”“啾!”“啾!”还没等那名弟兄重新藏好,十几杆三八大盖儿同时开火,将他打得从石块后站了起来,倒着向后翻了出去。血花从前胸后背泉水般喷出,喷了张松龄满头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