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长安来使
大军抵达曼头山近,在与西宁州一样同样在筑城的湟州补充了一部分物资,包括一部将士们的冬衣后,继续往鄯州方向行进。天气已经很冷了,所幸秋天时候青海一带降水稀少,湟河水位很浅,沿着湟河河谷往鄯州行进,不需要绕远路,行进速度挺快的。
在从西宁州出发约一个半月后,大军终于抵达鄯州近。
鄯州刺史李玄运率鄯州的大小官员迎出城二十里,欢迎凯旋的大军归来。
鄯州的百姓几乎是倾城而出,迎接凯旋的王师,鄯州几近空城。
在鄯州百姓夹道的欢迎中,李靖率诸将在鄯州官员的陪同下,进到鄯州城内。
鄯州城内外,到处是大唐的军旗迎风飘舞,夹道欢迎的百姓,也用他们最热诚的方式,箪食壶浆,迎接凯旋的大军。
吐谷浑被平灭了,青海地成了大唐的一个都护府,鄯州一带的百姓不要再担心遭到吐谷浑人的侵袭,自这以后,他们可以在鄯州安居乐业,再也不要担心兵乱,这让他们如何不感激,王师凯旋归来,鄯州一带的百姓可以说不需要官府的组织,自发迎出城去。
目睹这番热闹景象的大唐将士,还有以慕容顺为首的原吐谷浑头人们,他们的心情可以大不相同的。受到百姓如此热烈的欢迎,唐军将士们充满了自豪,而慕容顺等人则是不知啥滋味。
成王败寇,这是历史定律,慕容顺等人只能接受。
慕容雪看到鄯州这番热闹后,似乎也有点受到刺激,闷闷不乐,王易也没去问什么,只是令她身边的几名侍女,慕容莲等人好好陪慕容雪说说话。
除了李靖等一部分高级将领及慕容顺等入朝的原吐谷浑重要人物进到鄯州城内居住外,其他将士大部居在城外,王易所领的人马作为护卫帅部的中军,有幸可以居到城内,这也是凯旋的大军中唯一一支居住到城内的人马。
鄯州作为陇右道的治所,是大唐西北边防重镇,抵御西北方向游牧民族军事进攻的前哨和堡垒,也是往西域而去的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相比较周边的诸城,及陇右道的其他城池,鄯州治下人口是最多,城廓面积最大,城墙也是建得异常雄伟高大。自唐建立以来,历任鄯州军政长官皆以此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军事屯田,不仅解决了当地驻军大部分的粮食需求,省却内地长途运输之劳,而且也使鄯州一带农业生产水平、耕种技术提到发展和提高,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因其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使得商旅行人络绎不绝。
但自此战以后,鄯州的战略地位将大大地下降,不再是西北的门户,成了内地之城,但作为商旅行人的中转之地,其地位还是同样存在,甚至还因为青海之地归于我大唐治下,而得到提高。
以后往返经过鄯州的人员和物资,将会大大地增加,鄯州依然是一个热闹的地方。
作为鄯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刺史李玄运,他并没有时间去考虑鄯州以后的地位会如何变化,这一年里,他和他的属下们可是忙得焦头烂额,并还将继续忙碌。
鄯州是此次出征吐谷浑的总后勤基地,出征大军所需的粮草等物资,都是在鄯州集散,以后青海之地所需的物资,也大部需要从鄯州转运。
战争进行期间,朝廷筹集的物资,先从长安和其他州府运送到鄯州。运抵鄯州后,全都是李玄运领着州府的大小官吏接收,登记造册后再转运,十多万大军所需的粮草物资不在少数。
虽然说大军进入青海腹地后,因缴获的牛羊等牲畜及其他粮食物资比较多,基本能满足战时所需,对后方物资的需求下降,鄯州官员们在物资分配方面的工作量有点下降,但他们接下来要负责一项很棘手的事,那就是俘虏的看押和转运,这是件非常费心费力的事。
库山、曼头山、牛心堆战役后,大批的战俘已经从前线送到鄯州来,鄯州的大小官员在管理分配物资的同时,又忙着接收安置俘虏。最先送来的是库山一战的一万多吐谷浑俘虏,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战俘,着实让李玄运犯了难。州兵数量虽多,李靖也有一部分负责粮草的士兵留下来协助李玄运,但物资要许多人保护,并随时准备运送到前线,如今还要分兵出来看管俘虏,且俘虏营的设置和守卫也是个难题,还真的让人头疼。不过经过李玄运和他手下官员的努力,问题终于解决了。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