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城外,龟山脚下。
春耕还离得远,土地冻得硬邦邦的,什么庄稼都没有,正好可以用来试炮。
龟山东麓靠近长江边的一片荒野中,一群人正围着一门炮,低声交谈着,其中既有穿着兵工厂号褂的工友,也有军装齐整的军官,赵北就在这群军官之中,身边依旧簇拥着他的卫队。
汉阳兵工厂的督办刘庆恩和总办沈凤铭正带着几个工友,围着那门炮忙活,虽是隆冬时节,但众人却都忙得一身汗。
那门炮也很别致,和别的大炮比起来,它的身板太过单薄,结构也非常简单,几乎就是一个钢筒子和两根钢架,以及一个放在地上的铁盘,架在地上其貌不扬,高不及人肩,呆头呆脑,与其说是炮,不如说是一堆等待回炉的废钢。
刘庆恩好不容易架好了大炮,这才直起腰,向站在后面的赵北点了点头。
赵北也没多说废话,带着众人后退十多步,躲在了一道胸墙后,然后下令:“试炮。”
一名志愿者走到大炮旁,从弹药箱里拿起一颗没刷油漆的炮弹,这颗炮弹也与众不同,既没有铜制弹带,形状也不是简单的尖头筒形,而是一个前头粗后头细、屁股上还带着几片尾翼的怪模样,那纤细的后部还缠绕着几条丝制绢包,颜色独特,里头塞得鼓鼓囊囊,显然是火yao包。
志愿者回头望了一眼,见刘庆恩点了点头,便将那炮弹从大炮的炮口塞了进去,双手抱着炮弹的前半截,深呼一口气,随即手一松,那颗炮弹便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炮筒底部滑去,转眼就“咣”的一声落到了炮管底部。志愿者从地上捡起那根数丈长的发火绳,迅速跑到炮后的沙袋掩体后匍匐下来,然后猛的一拉发火绳。
几乎与此同时,那大炮微微一震,炮口喷出一股灰烟,“轰”的一声闷响,炮弹就飞了出去。
躲在胸墙后的众人屏息凝神,努力的向天空张望,试图看清那颗炮弹的飞行轨迹,但多数人什么都没看见,只是不久之后,远处的地面爆开一朵烟雾,随后爆炸声传来,众人这才欢呼起来。
“这炮,成!”几名前来观炮的参谋部军官兴高采烈,击着掌,更有几人跳了起来。现在革命军最缺的就是大炮,这种炮结构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能极大的满足革命军对重型武器的需求,虽然射程不远,但也好过老式前膛炮。
“这炮可以用于作战,而且相比别的大炮,这炮相当轻便。总司令文武兼备,刘某佩服。”刘庆恩向赵北说道。
“哪里,哪里。雕虫小技,在刘先生面前,我是班门弄斧了。”赵北谦虚道,心中也有些得意。昨天把那大炮的草图交给刘庆恩的时候,这位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机械专业的高材生曾经对此炮嗤之以鼻,认为这炮结构太简单,难以用于作战,只能用来放礼花。
“总司令,给这炮起个名字吧。”有人提议。
“我看,叫‘振华炮’好了。”一个参谋拍马道。
“叫‘庆恩炮’也未尝不可。”一个工友也不落后。
赵北笑着拿起指挥刀,在地上写了几个字,说道:“大炮就要有个大炮的名字。依我看,就叫‘迫击炮’!这炮射程虽然近,但射击速度极快,可以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这个名字很合适。”
“迫击炮,迫击炮。果然是好名字!”刘庆恩反复念了几遍,立刻将自己已想好的炮名全部扔了。
迫击炮其实不是新鲜玩意,早在黑火yao时代,就出现了迫击炮的雏形“臼炮”,这种炮轻便,但同时射程也很有限,所以当后膛炮技术发展起来后,臼炮就退出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