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不欢而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是呀,要不是陈兄拦着,我真想上去和他们干上一架。”李贺堂也是生气道。

    刘珩笑道:“两位兄台还是不要生气了,这辩论一事,本来就是各抒己见,想要说服对方,自然是难上加难。”

    “那刘兄今日听完,觉得哪边赢了?”陈资问道。

    刘珩摸摸鼻子,道:“我觉得还是象山学派更胜一筹。就如李维先生讲的,古之尧舜之所以为圣,难道是格物格出来的?生而知之一说显然是无稽之谈。”

    李贺堂听后大喜,道:“是极,是极,还是刘兄有见地。”

    刘珩道:“由此可见,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啊。”

    陈资大喜道:“说得好啊,刘兄,不过我一直有一事不明,我们明心之后,如何外任于事呢?有的人明明懂得了道理,却不去做,又是为何呢?”

    陈资的疑惑也是刘珩前世到王守仁之前,程朱理学压过心学的重要原因。

    心即是理,终究还是太抽象了。

    一直修心养性,怎么落到具体做事上?不能指导实际的理论,终究如同空中楼阁,缺了根基。一旦研究事理,则仿佛又到了格物穷理的路子上。

    但是这个问题自然是难不倒刘珩了。

    刘珩随口道:“明心见性,心中便求得了真知,有了真知,遇到事情,自然便会行,行就是真知的具体体现,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陈资愣住了,他之前从未听说过这种说法。

    “对,知行合一。”刘珩解释道,“你看比如就拿刚刚会上讨论的孝顺来说,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就是因为他心中没有求得孝顺的真知,光是听别人讲道理,不能明心见性,那就是假知。而如果求得了真知,那自然就会去孝顺父母,还用别人教他吗?”

    陈资听的懵懵懂懂,还是不甚理解。

    刘珩见他还是迷糊,于是又解释道:“再比如,有的人未当官时就觉得当官不贪那当官干啥?这个人对于贪官就会比较宽容,而等到他当官时,他也极尽贪腐,这就叫不知。”

    “有的人未当官时觉得贪官实在可恨,可他当了官之后自己也是贪官,那就说明是假知。”

    “而一个人未当官时觉得贪官实在可恨,所以他当官之后当了个清官,那就是有真知,真知是会体现在行动上的啊。”

    陈资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这才是明心,这才是天理啊!好一个知行合一!”

    李贺堂也是豁然开朗,其实这个问题他曾经也向李维请教过,但是李维也不能解释的很清楚,没想到今日刘珩一番话,倒是给他解惑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没想到刘兄不但在诗词一道上水平极高,对于学术也是研究颇深啊,刘兄刚刚为何不在会上发言,好好的打击一下理学这些人的锐气?”陈资道。

    刘珩打了个哈哈,道:“我这不过是自己琢磨的,哪里上的了台面。”

    陈资一愣,上不了台面?那为什么他觉得越琢磨越有道理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