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工程與賑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個人在外省為官時總比在京師為官時對國家的貢獻大。蘇東坡在元佑四年(一0八九)七月到達杭州,任浙西軍區鈐轄兼杭州太守,時年五十二歲。他弟弟子由已經由戶部侍郎升任吏部尚書,賜翰林學士;那年冬季,子由以皇帝特使身份出使契丹,往返四個月。

    蘇東坡則全心全力從事工作。秦觀現在與蘇東坡同住,有一年半期間,他沒看見蘇東坡打開書,他是用太后的恩寵,請求特別撥款,進行重要革新方案。在短短的一年半之間,他給全城實現了公共衛生方案,包括一個清潔供水系統和一座醫院,他又疏浚了鹽道,修建西湖,穩定了穀價,不惜與朝廷及浙西鄰省官員意見相左,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隻身展開救濟饑謹的工作。

    太守的官衙位于杭州中心,但是蘇東坡卻喜歡在較為富有詩意的地方辦公。他往往在葛嶺下面有十三間房子的壽星院辦公,因為那裏風光如畫。看公文不在寒碧軒,就在雨奇堂。我們記得雨奇堂是從蘇東坡西湖詩"山色空漾雨亦奇"而得名的。在這裏,他環以修竹,外望清溪,獨自處理公文。

    有時,他辦公的地方更遠,是離杭州城十裏或十五裏以外的山裏。這時,他就吩咐扛著旗傘執事的衙役走錢塘門,他自己則由一兩個年老的衛士跟隨,從湧金門坐船,過湖面往西,到普安寺用餐。他帶幾個文書到冷泉亭小坐。他處理公事,其快如風,在談笑之間便把一天的公事辦完了。事情辦完,他往往和同僚暢飲一番,在紅日西落之前,騎馬回家。城裏的人站在街道兩旁,看這位不同凡響大名鼎鼎的才子。

    在大熱的夏天,他總是躲在祥符寺,在好友維賢方丈的屋裏睡個午覺。他拋下官帽,丟下官架子,脫下官袍,在躺椅上一伸,讓僕人按摩一下兩條腿。這時僕人看見他已經用最賤的頭繩把頭髮系在頭頂上了。

    蘇東坡任官之時,做了些怪事:

    有一個商人因債務受審。被告是一個年輕人,蘇東坡讓他說明他的苦況。

    被告說:"我家開了一家扇子店。去年家父去世,留下了一些債務。今年春天天陰多雨,人都不買扇子,並不是我賴債不還。"

    蘇東坡停頓一下,眼睛一亮,計上心來。他一看筆硯在桌子上,忽覺技癢。

    他對那年輕人說:"把你的扇子拿一捆來,我替你賣。"

    那人回去,轉眼拿來二十把素絹團扇。蘇東坡拿起桌子上的筆,開始在扇子上寫草書,畫幾棵冬日的枯樹,瘦竹岩石。大約一個鐘頭的工夫,把二十把四扇畫完,把扇子交給年輕人說:"拿去還賬吧。"

    年輕人喜出望外,想不到有這麼好運氣,向太守老爺千恩萬謝,然后抱著扇子跑出了官廳。外邊早已傳開太守大人畫扇子賣。他剛走出衙門,好多人圍起他來,爭著拿一千個錢買他一把扇子,不幾分鐘,扇子賣光,來晚一步的,只有徒歎奈何了。

    有一次,一個由鄉間赴京都趕考的書生,因有欺詐嫌疑而被捕。那個書生帶著兩大件行李,上面寫著交京都竹竿巷蘇侍郎子由,下麵署名蘇東坡。分明是欺詐。

    蘇東坡問他:"行李裏頭是什麼東西?"

    書生回答說:"我實在覺得對不起大人。鄙家鄉的人送了學生兩百匹綢子,算是幫學生的盤費。學生知道這些綢子一路之上要由稅吏抽稅,等到京都,恐怕只剩了一半。學生心想最出名最慷慨的文人莫過您蘇氏二昆仲,所以斗膽用您二位大人的名字。萬一被捕,您會體諒下情把學生釋放。學生敬求大人恕罪,下次不敢了。"

    蘇東坡微微一笑,吩咐書記把行李.上的舊紙條撕去,親自寫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姓名地址。並且給子由寫了一封短信,交給那個雙手顫抖的書生帶去。對那個書生說:"老前輩,這次你放心吧。即便差人把你抓到皇上跟前,擔保你平安無事。明年考中,別忘了我。"

    那個窮者書生不勝驚異,萬分感謝。他果然考中。回家時,給東坡這位詩人寫了一封信感激深恩大德。蘇東坡對這件奇遇非常歡喜,請他在家盤桓了幾天。

    蘇東坡也做了些幫助太學生的事,老百姓因此越發喜愛他。杭州城有好些要改善的地方。太守官署的房子已經過于陳舊,軍人住的營房也漏雨,軍火庫更是破爛不堪,城門樓上的房頂都露出一片片的天光。有好多一百多年的老房了,都是五代十國時吳越王錢謬時代建築的。當年中國各地皆紛亂異常,只有吳越朝廷有道,民間太平,幾代皇帝都深得民心。在宋太祖已將中國其他地方全征服,吳越的皇帝為免生民塗炭,甘願獻上降服,因此東南百姓,感恩戴德,至死不忘。以前的幾任太守曾經自築官舍,如中和堂、有美堂等新宅第,把舊房子棄置不顧。蘇東坡在杭主政時期,曾有一棟坍塌,二人慘遭壓斃,另一棟倒塌時,一家四口全死在其中。蘇東坡又運用自己與皇太后的關係,他上表請求撥款四萬貫修繕官舍、城門、城門樓、二十七座穀倉。

    杭州城有五十萬人,卻沒有一家公立醫院。杭州位于錢塘江口,海陸行旅輻臻雲集,往往有病疫流行。有些藥方,歷經證明,確實有效,他都公佈在外。蘇東坡在密州為官時,曾經令人把有用的藥方用大字抄寫貼在市鎮廣場,做為官方,好使一般百姓知道。有一個特別藥方,他深信有效,而且一個大錢一服。那些藥方裏包括好多味草藥,有的是為降燒,有的為出汗,有的為開胃口,有的瀉,有的補。中醫深信,一個器官有病時,全身亦必有病。所以藥方是用以使全身健康,並不只是只治某一病的。有一個藥方叫"聖教子",包括二十種藥材,其中有高良姜、厚朴、半夏、甘草、草豆宏、木豬警、柴胡、霍香、石窟蒲等,還包括麻黃,現在已經證明是胃液分泌的強力興奮劑。

    蘇東坡對這些零星無組織的幫助病人的辦法,頗不滿意,他從公款裏撥出兩千緡,自己捐出五十兩黃金,在杭州城中心眾安橋,建立了一家公立醫院。據我所知,這個"安樂坊"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三年之內治療了一千個病人。主辦此醫院的道士,由朝廷酬以紫袍和金錢。后來,此醫院遷到西湖邊,改名為安濟坊,蘇東坡離開杭州后,還照常為人治病。

    不過蘇東坡最關心的是杭州居民的用水問題,還有通過杭州城的運河淤泥。在吳越時代,沿海曾築有長牆,防止海潮進入運河,免得海鹽污染城市內的淡水。但是那道長牆如今年久失修。城內有兩道運河,以南北方向穿過城市,直接在閘口連接錢塘灣。錢塘灣的水相混合,所以有好多淤泥,每四五年,運河河床就需要疏浚一次。當年沒有現代的機器,由河床挖出的淤泥就堆在岸邊居民住家的門前。運河長約四五裏,疏浚費用很大,討居民的厭惡,更不在話下。更壞的是交通情形,一隻船要走好幾天才能走出城去。船要用人和牛拉,而運河上的混亂不堪,簡直難以描畫。

    蘇東坡向專家請教,把運河的高度測量過,擬好一項計畫,以防淤泥沉澱,才能保持運河地區的清潔。這是他在杭州第一次的工程,始于十月,那是他到任后三個月,次年四月竣工。

    問題是,那兩條運河需要海水才能保持運河上的交通,而海水則帶進淤泥。在仔細研究之后,蘇東坡確定的是:鹽橋河通過市區,必須保持清潔,但海水可設法使之從別處流入茅山運河,因茅山運河是流經人口稀少的城東郊區。另在錢塘江南部建水閘,海潮高時將閘關起,潮低時再放水。兩條運河在城北相會。等錢塘灣的水經過郊區的運河之后,已經流過了三四裏,泥沙當然已沉澱下。鹽橋河必須保持清潔,此河面比另外那條運河水面低四尺,所以郊區那條運河的水可以供給城市中的運河一部分水,那水也幾乎很乾淨了。為保持城內運河的水位,他又在城北余杭門外開了一條新運河,與西湖相通。這樣,水之供給不虞匾乏——疏浚城內鹽橋河的花費與麻煩也就可以避免了。

    這套辦法很有效,他使運河的水深到八尺,城中父老說,那是前所未有的。

    和運河交通同樣重要的,則是供水問題。已經試用過很多方法,想把由山泉彙聚西湖的淡水引人城中。城中有六個水庫,分散在各處,但是淡水幹線管道常常損壞。十八年前,蘇東坡做杭州通判時,他曾幫助修理輸水管,但是因為西湖有一種水中植物蔓延生長,根在泥中糾纏生長,遂使湖底上升,湖水變淺。輸水管既然破壞,居民只得飲用稍有鹹味的水,不然就花錢買西湖的水,要一文錢買一桶。蘇東坡與當時仍然健在的和尚商量(現在已經七十多歲,當年曾經監督修理那些輸水管),輸水管是用大竹管子做成,經時不久,蘇東坡乃用堅強的膠泥燒成的陶瓦管子代替,上下用石板保護。這個計畫需款甚多,因為要建築三百碼長的陶瓦管,由一個水庫通到另一個水庫。他又把湖水引到城南郊的另兩個新水庫,以供軍營之用,他因身為軍事統領,就派一千個兵參加此頂工程,結果工做得好,時間也快。據說,那些水庫完工之后,杭州城中家家都有西湖的淡水喝。

    從六個小水庫供給杭州用水的工程成功之后,蘇東坡自然進而想整理一個大水庫,那就是西湖。在一般人的想像裏,蘇東坡與今日的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使杭州有人間天堂之稱,而西湖也是人工創造下美得無以復加的藝術品。雖然人將西湖發展,在四周建設,可是人知道不可超越的界限,知道不要侵犯自然。西湖是人工點綴后的自然,不是人工破壞后的自然。人類真正的智巧所創造出的,並非過度的精巧。一片仙島,上面的垂柳映入一平如鏡的水中,似乎是西湖本來所自有,是自然從湖水中生出的。長堤上的拱橋,往上看有雲峰,往下看有漁船,中間一橋如虹,正相配合。柳絲淺綠鵝黃,輕拂半隱半現的石堤,而千年古塔,矗立天際,使人想起往日的高僧,往日的詩人。蘇堤和西湖之與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雙眸。我常想,倘若西湖只是空空的一片水——沒有蘇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島,以畫龍點睛增其神韻,那西湖該望之如何?幾百年來中國的遊客,春季到來時,向西湖蜂擁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釣,或在垂楊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時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東岸上的柳浪聞營;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島上,由蘇東坡興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確是,湖的四周沒一個角落不使遊客覺得美麗出奇而感到盪氣迴腸的,在晴天也好,在雨中也好。兩條長堤橫臥湖面,是兩個大詩人建築的,白居易的白堤,蘇東坡的蘇堤。白堤東西方向,靠近湖的北岸;蘇堤,一又三分之二裏長,南北方向,靠近湖的西岸。每個堤都把湖水隔開,靠岸的一邊叫裏湖,堤上的拱橋下面,小舟可自裏湖劃到外湖。這兩道堤,在蘇東坡時代,是五十尺寬,栽有垂柳,環以荷花,為杭州人追歡尋樂的廣闊散步場所。

    杭州的繁榮永遠和供水一事有關係。杭州發展為一個城市,實自唐朝始,當時有一位大臣把西湖打開,引水供給城中的居民。在以前,只是一個小鎮。蘇東坡在湖上動工之前,西湖一直在日漸縮小,湖面蔓草叢生,日形繁殖。十八年之前,這些野草遮蓋了十分之二三的湖面。他重回杭州之后,看見野草已經將湖面遮蓋了一半,既感到意外,又覺得傷心。在唐朝白居易的時代,湖水灌溉了大部分的稻田,落一寸水足可以灌溉二十五畝田,每二十四小時,湖可以供水八百畝。白居易的工程而今全已毀壞。

    蘇東坡剛一結束杭州城的輸水管和六個水庫工程,立即著手整理西湖。從工程方面看,只是件簡單事,只在清除水草而已。這種改善工程,豈不是輕而易舉嗎?但是以前的主政者都沒想到去做。那幾個小水庫完工之前,蘇東坡在元佑五年(一0九o)四月,給大后上了一道表章,簡述他疏浚西湖的計畫和理由。在五月,他又上書給門下、尚書各省。他說若不急行設法,二十餘年之后,湖面將全被野草這閉,杭州居民將必失去淡水的來源。他指出五項理由,說明必不可使此種后果出現。說也奇怪,第一個理由,竟是個佛教的理由,說魚類必將因此遭殃,其他理由都指西湖的供水之用,如灌溉稻田、供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