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一我编《当代汉英词典》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原题为当代汉英词典缘起。

    编一部中文词典,以仿牛津简明字典,是我数十载的夙愿。民国三十三年,书成,共六十余册,由家兄憾庐及海戈先生编成。抗战初发,毁于兵火,仅余带走美国之十三册。三十年来常怀此志,民国五十五年,退隐台北,七载辛勤,始偿素愿,受举大旨如下。

    国语必有详确纪载国语的词书,这个观念与字书完全不同。中国字书,一概以字为本位,不以语文中之词为本位。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由现代语言学观点编成的一本中国语文词典的专书。西方的英文、法文"字典",都是以那些的国语为本体,凡国语中的词的用法及文法词类,及其变化,都纪载详尽。我国的词书,如辞源、辞海,虽然以词为单位,内容却偏于百科全书性质,未能就词论词,研究其在句中之文法地位及变化,也不能于单音组及数音组缀合所成之词,加以整理及分析。中国语言中平常的词,如:"如果"、"倘使""一下子"就不屑列入。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独具只眼,能辨明词意之孳乳,遂能于六书之"转注"加以新解释,以"长成"之"长"与"家长"之"长","命令"之"令"与"县令"之"令"(段氏"假借"之例)认为转注。因为他通达音声之理,所以能注重语言中之音声,通其语音之转变,而超出说文研究字形的范围。

    中国向来无国语,因国语尚未统一。经五十年来国语统一会诸公(如吴稚晖、黎锦熙等)的高瞻远瞩,不断的讨论,始定北平话为国语。一九三二年国音常用字汇,一九四七年中华新韵颁布出版,而后读音始有统一的标准。又跟着一九一八年颁布的注音字母各处推行,始有今日普遍承认之国语与读音。又自从文学革命以来,以白活为文学工具,教育部乃成立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经三十年之搜集材料始由汪怡主编国语辞典,在抗战期间由一九三七年出版第一册,至一九四五年出版第四册,而后我们可以说中国国语有一部详尽准确的词书。对于已往的白话文学(诗、词、曲及明清小说)及现代北平国音所有的材料都已有系统的纪录。这是开山的工作,前人筚路蓝缕之功,我们后学乃受其赐。所以我才敢梦想做一本更合时代的汉英词典。

    一、范围——本书的范围,凡当代国语中通用的辞语,报纸、杂志及书籍可以见到的,一概列入。现在国语基本文法是白话的,但文言中传下来不少丰富的辞汇,已经混成一片。所谓文言与白话的区分并无严格的畛域。今日报章所见,文言与白话的成分各不同,但是白话既成了国人的文学工具、必定要吸收古代诗文中丰富的、锻炼过的、多含蓄的意象。如"集思广益"、"欲速则不达"、"飞黄腾达"、"通宵达旦"及"不即不离",已经为教育界文人所通用的成语,绝非用白话所能达意。如今"而立之年"已成陈迹,士子亦不屑引用,认为炫弄而已,但是"不即不离",以白话翻译,已经失其传神之用。文言中许多常用的辞语,如"心许其人"、"其貌不扬",还是通用的文雅词语。因为有了这些三千年锻炼下来的辞音,所以今日的语文,传神达意之妙,可以媲美英文、法文。凡这些辞语,都应该成为国语的一部分,在这词典都应该收入。

    二、国的语文,必须应时而变。如"超音速""原子能"是以前没有的。我们细读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的中央日报经济部长的话,就明白西洋所有的词语,我们都有了。他说:"今日的中国要积极发展高级化及现代化的基本关键工业","改善投资环境","探勘大陆礁层的石油资源",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