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刺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伤好后,就在直隶动员一支力量为吴大人报仇。

    但更多的第六镇士兵望着他们的标统吴鸿昌,等他的决定。景梅九等与吴谈了谈,发现他靠不住——事实上,吴禄贞正是因为统领第六镇未久,控制不住,才希望能够与晋军在石家庄会合,联袂北上。现在他死了,景梅九等人除了抓紧把他日前扣留下的整车清军军火运回娘子关,大概也无法做更多了。

    后来传说,正是吴禄贞扣压了这批运往武昌的军火,并声言冯国璋部队在武汉烧杀劫掠,惨无人道,他身为湖北人要追究其责任,才让清廷意识到吴禄贞太危险了,这才派出了杀手。而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因为主持刺杀的周符麟是段祺瑞的老部下,因此刺吴是袁世凯的授意。但此时袁世凯尚未出山,手是否能伸得那么长,是一个疑问。

    直接出面的杀手叫马蕙田,曾经是吴禄贞的卫队长,时任骑兵第三营管带。吴禄贞很信任他,当晚受邀去石家庄车站与之宴聚议事,李真曾劝吴带上手枪,吴禄贞笑着拒绝了,还嘲笑李真何时变得如此懦弱?李真跟景梅九说,吴统制枪法很精,而且武功不错,如果有所准备,不喝醉,不至于如此轻易为人所乘。“大人太相信他们了!”李真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吴禄贞时方卅一岁,与张绍曾、蓝天蔚并称“士官三杰”又因为人豪放,喜结交好汉,亦喜冶游,纳娼为妾,人将其与蔡锷并称为“南蔡北吴”钱基博后来为他做吴禄贞传,忆及听友人说甲辰(1904)与吴禄贞同饮酒座,酣畅之时,吴突然大声喝道:“诸公还记得庚子夏天,安徽有大盗劫大通厘局的事吗?知道那大盗是谁吗?”举座无敢应者“禄贞右手举酒满杯,左手自指鼻尖曰:‘不敢欺!我也!’扬杯饮,一吸而空”当时在座的便有良弼。七年后,良弼掌管军谘府,据说马蕙田割了吴禄贞的头颅,便是上京从良弼那里领得了二万两赏银。

    吴禄贞丧生在二万两赏银之下,而他的第六镇统制,也是二万两买来的。当时吴禄贞从延吉边防督办任上调回北京,补授副都统。好友李书城劝他:副都统与抚台职位相当,但无实权,最好你设法谋取湖南或山西的巡抚,一旦有机会,可以自己起事,比指望别人更有把握。吴禄贞答:外放抚台不难,只要有二万两银子贿通庆王即可。于是李书城找倾向革命的富有朋友筹集了二万两银子交给吴禄贞,吴以此为贽敬,拜在庆亲王门下。不久庆亲王告诉吴:各省巡抚都未出缺,只有保定陆军第六镇统制需人,你先去那里,有机会再调一省给你。

    吴禄贞很高兴,在他想来,一镇统制手绾兵权,而且保定离北京很近,起事便易。可惜他履职之后,发现第六镇暮气沉沉,风气不开,不少将士还有烟瘾,不禁向李书城哀叹“无法整理”他在给朝廷的奏折里也说全镇官长四百,而受军事教育、合军官资格者不足五十人,有行年六十仍充排长者“官长如此,兵士可知,是曰新军,实为乌合”他发现协统周符麟完全是旧式军人,无军事知识,且有烟瘾,于是奏请朝廷将其撤职。有庆王这样的老师,所请自无不准。不料到了最后,吴禄贞居然死在此人手里。

    吴禄贞一死“燕晋联军”便成泡影。革命军一举攻占北京的“最佳机会”稍纵即逝,待得袁世凯在吴禄贞被刺六天后自彰德入京,任内阁总理大臣,立即派曹锟进攻娘子关。晋军装备根本不是精锐的北洋军对手,接战即败,曹锟一直攻入山西,阎锡山弃太原而逃。

    民国成立后,山西为吴禄贞开追悼会,参加者超过万人,挽联有数百幅之多,挂满全场,备极哀荣。中间也有言辞很出色的,如景梅九送的长联,就有“伯仲之间见华拿,指挥若定失彭韩”以华盛顿、拿破仑、彭越、韩信等名将为喻,评价很高。但众人公认,最贴切、最感人的还是刘越西送的一副挽联。其实,那只用了极常见的一联成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物:〕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