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先生走后,崔州平和石广平以及孟公威那三个年纪老的人都讲书院的老师们太贪钱财了,本来推荐不要收学生的银子的,因为我们学生所交的学费已经太多了。推荐费应该从学生的的中拿一些去开支的。
徐庶就问道:“你们这样讲了,是不是想不参加推荐了?”
崔州平那三人讲,他们年纪差不多过半百了,孙子都有了,还有哪个王侯肯聘请他们去做官的呢?
诸葛亮劝他们不要那样的悲观,年大了也不要紧的,以前古时候的姜子牙还不是到了八十多岁了才等周文王来聘请他出山去当军师的吗?
崔州平三人都认为姜子牙八十岁才去当官的事,有头脑的人稍微一想,都知道那是文人杜撰出来的故事。按照人生的规律来讲,人活到了五六十岁了,人就衰老得走路都不稳了,手脚都颤抖了。再到了八十岁,人都行将如木了,两说话都不清楚了,那样的情况之下,还有谁来聘请老态龙钟老弱病残的老朽去当军师的呢?
徐庶讲,人家姜子牙平时保养身体得好,所以到了八十多岁了,身体还硬朗还能行动如年轻人一样。
石广平说:“即使姜子牙八十岁了,他还能走得动,周文王也不会有人来聘请他去当军师的。”
诸葛亮说:“人家姜子牙会包装自己,所以周文王就来聘请他去当参谋喽。”
崔州平就笑了说:“孔明,不,应该叫你为卧龙先生,那你为什么还不学姜子牙自我包装,让那些当王的人来请你去当军师的呢?”
诸葛亮说:“时候未到,我就暂时不对自己包装的。”
徐庶问道:“你们三人不想参加推荐了,那你们来读书院的目的又是什么的?”
崔州平他们三人都讲,他们来读书院的目的是想取得一张书院的文凭,拿回去,就挂在堂上,让来访客人一进堂就见到那张文凭,知道他们曾经是书院的学生就行。给子孙后代人做个榜样,激励子孙们也像他们那样去努力读书争取考上书院去当大学生。死后好让子孙们在他们的墓碑上刻上他们曾读过书院的事迹。最重要的是能在墓碑刻这样的的事了。
(花钱去买虚名,从古到今,都有此类人。今天仍有人花钱去读那些三流四流的大学,毕业了,拿到了文凭了,却不出门去找事干,窝在家里专让父母亲供他吃的穿的。此类人被社会称啃老族。)
徐庶仍在劝他们去参加推荐,他讲他们已经花了数十两金子来读书院了,还在乎这3两金条吗?
崔州平他们讲,他们认为所谓推荐只不过是老师挂着这样的招牌晃子来骗学生索要金子的。老师拿到了金子,也不一定给学生找得到职的。到时候学去问老师,老师就讲已经将你推荐出去了,但是人家君王不用你,那老师也没办法的呀。现在如其把金子拿去白送给老师,不如把那笔金子留下那些费用来给孙儿读书用呢?
他们还讲,他们原来是黄承彦做主招进来读书院的,不像徐庶和诸葛亮两人是书院里第一第二把手招进来的那样得力,庞先生和司马先生会给自己招进来读书的学生写极好鉴定评语的。还是徐庶和诸葛亮去参加推荐吧。
徐庶讲他肯定要参加推荐的喽。
崔州平见到诸葛亮在旁边微笑着,就问他要不要参加推荐?
诸葛亮就讲他还没有考虑好,等他想好再决定。
崔州平说:“孔明你还没有老婆,你拿金银去花,是没有人反对的,你就去参加一次试一试吧。我们有了老婆,花钱就得跟老婆讲一声才行的。老婆不同意,她还要整天唠叨的呢。我们不干了。”
其他的人都怂恿诸葛亮去交金子。他们这样哄诸葛亮就是想让诸葛亮花冤枉金子的。因为他们都认为诸葛亮脚瘸了,即使老师把诸葛亮吹得能升天,也没有哪个君主来聘请他去做官的。
其实,诸葛亮心里是很想参加推荐活动了,只不过是他是很巴望参加推荐的人数越少越好。如果同窗们都不参加推荐了,只剩下他一人去给老师做推荐的话,那他被聘用的几率就大得多了。所以他就在一直在笑徐庶的傻去力劝这几个年老的同窗也跟着去参加推荐。对于徐庶这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