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十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五行二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 谓土失其性,则有水旱之灾,草木百谷不熟也。又曰:’思心不睿,是谓不圣。厥 咎雾,厥罚常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蠃虫之孽,时则有 牛祸,时则有心腹之痾,时则有黄眚黄祥,时则有木、火、金、水沴土。”

    稼穑不成

    贞观元年,关内饥。

    总章二年,诸州四十余饥,关中尤甚。

    仪凤四年春,东都饥。

    调露元年秋,关中饥。

    永隆元年冬,东都饥。

    永淳元年,关中及山南州二十六饥,京师人相食。

    垂拱三年,天下饥。

    大足元年春,河南诸州饥。

    景龙二年春,饥。三年三月,饥。

    先天二年冬,京师、岐、陇、幽州饥。

    开元十六年,河北饥。

    乾元三年春,饥,米斗钱千五百。

    广德二年秋,关辅饥,米斗千钱。

    永泰元年,饥,京师米斗千钱。

    贞元元年春,大饥,东都、河南、河北米斗千钱,死者相枕。二年五月,麦将 登而雨霖,米斗千钱。十四年,京师及河南饥。十九年秋,关辅饥。

    元和七年春,饥。八年,广州饥。九年春,关内饥。十一年,东都、陈许州饥。

    长庆二年,江淮饥。

    大和四年,河北及太原饥。六年春,剑南饥。九年春,饥,河北尤甚。

    开成四年,温、台、明等州饥。

    大中五年冬,湖南饥。六年夏,淮南饥,海陵、高邮民于官河中漉得异米,号 “圣米”九年秋,淮南饥。

    咸通三年夏,淮南、河南饥。九年秋,江左及关内饥,东都尤甚。

    乾符三年春,京师饥。

    中和二年,关内大饥。四年,关内大饥,人相食。

    光启二年二月,荆、襄大饥,米斗三千钱,人相食。三年,扬州大饥,米斗万 钱。

    大顺二年春,淮南大饥。

    天祐元年十月,京师大饥。

    常风

    武德二年十二月壬子,大风拔木。易巽为风“重巽以申命”其及物也, 象人君诰命,其鼓动于天地间,有时飞沙扬尘,怒也,发屋拔木者,怒甚也。其占: “大臣专恣而气盛,众逆同志,君行蒙暗,施于事则皆伤害,故常风。”又“飘风 入宫阙,一日再三,若风声如雷触地而起,为兵将兴。”

    贞观十四年六月乙酉,大风拔木。

    咸亨四年八月己酉,大风落太庙鸱尾。

    永隆二年七月,雍州大风害稼。

    弘道元年十二月壬午晦,宋州大风拔木。

    嗣圣元年四月丁巳,宁州大风拔木。

    垂拱四年十月辛亥,大风拔木。

    永昌二年五月丁亥,大风拔木。

    神龙元年三月乙酉,睦州大风拔木。崔玄韦封博陵郡王也,大风折其辂盖。 二年六月乙亥,滑州大风拔木。

    景龙元年七月,郴州大风,发屋拔木。八月,宋州大风拔木,坏庐舍。二年十 月辛亥,滑州暴风发屋。三年三月辛未,曹州大风拔木。

    开元二年六月,京师大风发屋,大木拔者十七八。四年六月辛未,京师、陕、 华大风拔木。九年七月丙辰,扬州、润州暴风雨,发屋拔木。十四年六月戊午,大 风拔木发屋,端门鸱尾尽落。端门,号令所从出也。十九年六月乙酉,大风拔木。 二十二年五月戊子,大风拔木。

    天宝十一载五月甲子,东京大风拔木。十三载三月辛酉,大风拔木。

    永泰元年三月辛亥,大风拔木。

    大历七年五月乙酉,大风拔木。十年五月甲寅,大风拔木。

    贞元元年七月庚子,大风拔木。六年四月甲申,大风雨。八年五月己未,暴风 发太庙屋瓦,毁门阙、官署、庐舍不可胜纪。十年六月辛未,大风拔木。十四年八 月癸未,广州大风,坏屋覆舟。

    元和元年六月丙申,大风拔木。三年四月壬申,大风毁含元殿栏槛二十七间。 占为兵起。四年十月壬午,天有气如烟,臭如燔皮,日昳大风而止。五年三月丙子, 大风毁崇陵上宫衙殿鸱尾及神门戟竿六,坏行垣四十间。八年六月庚寅,京师大风 雨,毁屋飘瓦,人多压死者,丙申,富平大风,拔枣木千余株。十二年春,青州一 夕暴风自西北,天地晦冥,空中有若旌旗状,屋瓦上如蹂跞声。有日者占之曰: “不及五年,兹地当大杀戮。”

    长庆二年正月己酉,大风霾。十月,夏州大风,飞沙为堆,高及城堞。三年正 月丁巳朔,大风,昏霾终日。四年六月庚寅,大风毁延喜门及景风门。

    大和八年六月癸未,暴风坏长安县署及经行寺塔。九年四月辛丑,大风拔木万 株,堕含元殿四鸱尾,拔殿廷树三,坏金吾仗舍,发城门楼观内外三十余所,光化 门西城十数雉坏。

    开成三年正月戊辰,大风拔木。五年四月甲子,大风拔木;五月壬寅,亦如之; 七月戊寅,亦如之。

    会昌元年三月,黔南大风飘瓦。

    咸通六年正月,绛州大风拔木,有十围者。十一月己卯晦,潼关夜中大风,出 如吼雷,河喷石鸣,群乌乱飞,重关倾侧。十二月,大风拔木。

    乾符五年五月丁酉,大风拔木。

    广明元年四月甲申,京师及东都、汝州雨雹,大风拔木。四年六月乙巳,太原 大风雨,拔木千株,害稼百里。

    光化三年七月乙丑,洺州大风,拔木发屋。

    天复二年,升州大风,发屋飞大木。

    夜妖

    大和九年十一月戊辰,昼晦。

    咸通七年九月辛卯朔,天暗。

    乾符二年二月,宣武境内黑风,雨土。

    天祐元年闰四月乙未朔,大风,雨土。

    华孽

    延载元年九月,内出梨华一枝示宰相。万木摇落而生华,阴阳黩也。传曰: “天反时为灾。”又近常燠也。

    神龙二年十月,陈州李有华,鲜茂如春。

    元和十一年十二月,桃杏华。

    大和二年九月,徐州、滑州李有华,实可食。

    会昌三年冬,沁源桃李华。

    广明元年冬,桃李华,山华皆发。

    中和二年九月,太原诸山桃杏华,有实。

    景福中,沧州城堑中冰有文,如画大树、华叶芬敷者,时人以为其地当有兵难。 近华孽也。

    嬴虫之孽

    贞观二十一年八月,莱州螟。

    开元二十二年八月,榆关虸蚄虫害稼,入平州界,有群雀来食之,一日而尽。 二十六年,榆关虸蚄虫害稼,群雀来食之。三载,青州紫虫食田,有鸟食之。

    广德元年秋,虸蚄虫害稼,关中尤甚,米斗千钱。

    贞元十年四月,江西溪涧鱼头皆戴蚯蚓。

    长庆四年,绛州虸蚄虫害稼。

    大和元年秋,河东、同虢等州虸蚄虫害稼。

    开成元年,京城有蚁聚,长五六十步,阔五尺至一丈,厚五寸至一尺者。四年, 河南黑虫食田。

    牛祸

    调露元年春,牛大疫。京房易传曰;“牛少者谷不成。”又占曰:“金革 动。”

    长安中,有献牛无前膊,三足而行者。又有牛膊上生数足,蹄甲皆具者。武太 后从姊之子司农卿宗晋卿家牛生三角。

    神龙元年春,牛疫。二年冬,牛大疫。

    先天初,洛阳市有牛,左胁有人手,长一尺,或牵之以乞丐。

    开元十五年春,河北牛大疫。

    大历八年,武功、栎阳民家牛生犊,二首。

    贞元二年,牛疫。四年二月,郊牛生犊,六足,足多者,下不一。郊所以奉天。 七年,关辅牛大疫,死者十五六。

    咸通七年,荆州民家牛生犊,五足。十五年夏,渝州江阳有水牛生骡驹,驹死。

    光启元年,河东有牛人言,其家杀而食之。二年,延州肤施有牛死复生。

    黄眚黄祥

    贞观七年三月丁卯,雨土。二十年闰三月己酉,有黄云阔一丈,东西际天。黄 为土功。

    永徽三年三月辛巳,雨土。

    景龙元年六月庚午,陕州雨土。十二月丁丑,雨土。

    天宝十三载二月丁丑,雨黄土。

    大历七年十二月丙寅,雨土。

    贞元二年四月甲戌,雨土。八年二月庚子,雨土。

    大和八年十月甲子,土雾昼昏,至于十一月癸丑。

    开成元年七月乙亥,雨土。

    咸通十四年三月癸巳,雨黄土。

    中和二年五月辛酉,大风,雨土。

    天复三年二月,雨土,天地昏霾。

    天祐元年闰四月甲辰,大风,雨土。

    木火金水沴土

    武德二年十月乙未,京师地震。阴盛而反常则地震,故其占为臣强,为后妃专 恣,为夷犯华,为小人道长,为寇至,为叛臣。七年七月,隽州地震,山摧壅江, 水噎流。

    贞观七年十月乙丑,京师地震,十二年正月壬寅,松、丛二州地震,坏庐舍。 二十年九月辛亥,灵州地震,有声如雷。二十三年八月癸酉朔,河东地震,晋州尤 其,压杀五十余人;乙亥,又震。十一月乙丑,又震。

    永徽元年四月己巳朔,晋州地震;己卯,又震。六月庚辰,又震,有声如雷。 二年十月,又震。十一月戊寅,定襄地震。帝始封晋王,初即位而地屡震,天下将 由帝而动摇象也。

    仪凤二年正月庚辰,京师地震。

    永淳元年十月甲子,京师地震。

    垂拱三年七月乙亥,京师地震。四年七月戊午,又震。八月戊戌,神都地震。

    延载元年四月壬戌,常州地震。

    大足元年七月乙亥,杨、楚、常、润、苏五州地震。二年八月辛亥,剑南六州 地震。

    景龙四年五月丁丑,剡县地震。

    景云三年正月甲戌,并、汾、绛三州地震,坏庐舍,压死百余人。

    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秦州地震,西北隐隐有声,坼而复合,经时不止,坏 庐舍殆尽,压死四千余人。二十六年三月癸巳,京师地震。

    至德元载十一月辛亥朔,河西地震裂有声,陷庐舍,张掖、酒泉尤甚,至二载 三月癸亥乃止。

    大历二年十一月壬申,京师地震,自东北来,其声如雷者。三年五月丙戌,又 震。十二年,恒、定二州地大震,三日乃止,束鹿、宁晋地裂数丈,沙石随水流出 平地,坏庐舍,压死者数百人。

    建中元年四月己亥,京师地震。三年六月甲子,又震。四年四月甲子,又震。 五月辛巳,又震。

    贞元二年五月己酉,又震。三年十一月丁丑夜,京师、东都、蒲、陕地震。四 年正月庚戌朔夜,京师地震;辛亥、壬子、丁卯、戊辰、庚午、癸酉、甲戌、乙亥, 皆震,金、房二州尤甚,江溢山裂,屋宇多坏,人皆露处。二月壬午,京师又震; 甲申、乙酉,丙申,三月甲寅、己未、庚午、辛未,五月丙寅、丁卯,皆震。八月 甲午,又震,有声如雷;甲辰,又震。九年四月辛酉,又震,有声如雷,河中、关 辅尤甚,坏城壁庐舍,地裂水涌。十年四月戊申,京师地震。癸丑,又震,侍中浑 瑊第有树涌出,树枝皆戴蚯蚓。十三年七月乙未,又震。

    元和七年八月,京师地震,草树皆摇。九年三月丙辰,隽州地震,昼夜八十, 压死百余人,地陷者三十里。十年十月,京师地震。十一年二月丁丑,又震。十五 年正月,穆宗即位,戊辰,始朝群臣于宣政殿,是夜地震。

    大和二年正月壬申,地震;七年六月甲戌,又震。九年三月乙卯,京师地震, 屋瓦皆坠,户牖间有声;开成元年二月乙亥,又震;二年十一月乙丑夜,又震;四 年十一月甲戌,又震。

    会昌二年正月癸亥,宋、亳二州地震。十二月癸未,京师地震。

    大中三年十月辛巳,上都及振武、河西、天德、灵武、盐夏等州地震,坏庐舍, 压死数十人。十二年八月丁巳,太原地震。

    咸通元年五月,上都地震。六年十二月,晋、绛二州地震,坏庐舍,地裂泉涌, 泥出青色。八年正月丁未,河中、晋、绛三州地大震,坏庐舍,人有死者。十三年 四月庚子朔,浙东、西地震。

    乾符三年六月乙丑,雄州地震,至七月辛巳止,州城庐舍尽坏,地陷水涌,伤 死甚众;是月,濮州地震。十二月,京师地震有声。四年六月庚寅,雄州地震。六 年二月,京师地震,有声如雷,蓝田山裂水涌。

    中和三年秋,晋州地震,有声如雷。

    光启二年春,成都地震,月中十数。占曰:“兵、饥。”十二月,魏州地震。

    乾宁二年三月庚午,河东地震。

    山摧

    贞观八年七月,陇右山摧。山者高峻,自上而陨之象也。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新丰县露台乡大风雨,震电,有山涌出,高二十丈, 有池周三百亩,池中有龙凤之形、麦之异,武后以为休应,名曰“庆山”荆州人 俞文俊上言:“天气不和而寒暑隔,人气不和而赘疣生,地气不和而堆阜出。今陛 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陛下以为‘庆山’,臣以为 非庆也。宜侧身脩德以答天谴,不然,恐灾祸至。”后怒,流于岭南。

    永昌中,华州赤水南岸大山,昼日忽风昏,有声隐隐如雷,顷之渐移东数百步, 拥赤水,压张村民三十余家,山高二百余丈,水深三十丈,坡上草木宛然。金滕 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佞人执政,政在女主,不出五 年,有走王。”

    开元十七年四月乙亥,大风震电,蓝田山摧裂百余步,畿内山也。国主山川, 山摧川竭,亡之证也。占曰:“人君德消政易则然。”

    大历九年十一月戊戌,同州夏阳有山徙于河上,声如雷。十三年,郴州黄芩山 摧,压死者数百人。

    建中二年,霍山裂。

    元和八年五月丁丑,大隗山摧。十五年七月丁未,苑中土山摧,压死二十人。

    光启三年四月,维州山崩,累日不止,尘坌亘天,壅江水逆流。占曰:“国破。”

    山鸣

    武德二年三月,太行山圣人崖有声。占曰:“有寇至。”

    开元二十八年六月,吐蕃围安戎城,断水路,城东山鸣石坼,涌泉二。

    土为变怪

    垂拱元年九月,淮南地生毛,或白或苍,长者尺余,遍居人床下,扬州尤甚, 大如马鬣,焚之臭如燎毛。占曰:“兵起,民不安。”

    长寿中,东都天宫寺泥像皆流汗霡葸。

    天宝十一载六月,虢州閺乡黄河中女娲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乾元二年 六月乙未夜,濒河人闻有风雷声,晓见其墓踊出,下有巨石,上有双柳,各长丈余, 时号风陵堆。占曰:“冢墓自移,天下破。”十三载,汝州叶县南有土塊斗,中 有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