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七章大纺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若乃奇变纵横,出入无间,冲波截辙,超谷越山,不由舟揖而济盟津者,我愚子也,实所不及。</p>

    评:此文作于公元257年,主要针对的是当时姜维穷兵黩武,一心讨伐魏国的状态。蜀汉的国力在三国之中本来就居于最弱,加上长期北伐,民众不堪重负。而作为益州本土的士族,在刘备建立蜀国以后没有享受到多少恩惠,反而要承受巨大的战争负担。作为谯周一类的人,他们并不想统一天下,只希望自己还有益州民众能有安稳的日子,对于政权的更迭,他们也并不在意。所以当邓艾兵临成都城下的时候,谯周也是主降的一派。</p>

    我是蜀粉,虽然不喜欢谯周这样的人物,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这样的主张是正确的、现实的。蜀汉地处偏隅,曹魏兴雍凉之兵,便可抵蜀汉倾国之力,坚持北伐,只能加剧国力损耗。但是实际上诸葛亮与姜维不断北伐,视为以攻代守的战略进攻,否则,曹魏修养数年,蜀汉便早五十年亡了。蜀创于刘备,实也亡于刘备。刘备另关羽发起襄樊之战以致丢失荆州,隆中战略彻底破灭;夷陵之战消耗蜀军主力及马良、张南、冯习等数十能臣名将,在世不得翻身。对于谯周的批评,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但是他以民为主的思想,在那个年代并不多见,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p>

    第七位:《悲愤诗》——蔡琰</p>

    蔡琰(177-?),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蔡琰生活的时代约在公元162至239年之间)是东汉末年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后汉书.列女传>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适河东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今传蔡琰诗三首.无言,骚体<悲愤诗>各一首,载<后汉书.列女传>.苏东坡认为五言<悲愤诗>为伪作,后人又认为其他二首为伪作.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定五言为蔡琰所作,其他尚无定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lt;/p&gt;

    第六位:《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lt;/p&gt;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一说盐城盐都区大纵湖)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且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lt;/p&gt;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