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并说:请父亲乘宫中混乱之机改朝换代,女儿请愿与元翊两人出宫偏居一隅。
尔朱荣得了女儿密信之后,立即派出两人。一人带着密信潜入宫中,让尔朱嫔缠住皇上,说服皇上作内应,除掉胡太后,然后由皇上一统天下。另一人带着书信以官员的名义,向太后上书说:“山东群盗活动猖獗,官军屡战屡败。我请求朝庭派遣我自带精兵三千,向山东增援相州。”
胡太后明知尔朱荣是想以此为借口,合理合法地调兵靠近京城,以图不轨。她令徐纥给尔朱荣回信说:“匪首莫折念生。萧宝寅等人已被正法,万俟丑奴请求投降,关。陇地界盗贼已经平定。费穆大破群蛮,绛蜀地区也逐渐平息。前日,北海王元颢已率兵两万出镇相州,你就不必再出兵了。”
尔朱荣收到回书后,不但没有作罢,反而继续找理由调兵,同时招募军队,不断地向北。向东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徐纥向太后上奏道:“国内虽有叛乱,但祸根不在乱匪。一些朝庭命官残虐百姓,暴征苛税,逼民反叛。尔朱荣这样的人又怀着狼子之心,制造混乱,亡图乘乱夺取山河,国家的大患是这些人。对他们应尽量减少权力,分解他们的力量,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剔除国家祸乱根源。”
******
尔朱荣安置在宫中的内线,尔朱嫔很快就把徐纥的这个上书报告给尔朱荣。
尔朱荣听后,气得拍着桌子大骂徐纥。发誓说:“我不把徐纥这个人杀死,世不为人,死不冥目。”
尔朱嫔对皇上说:“现在,太后已经知道你曾派人联络我家父亲,岂能长久容你?当前这种种情况,太后依然不放弃手中权力,视你这个皇上而不见,皇上今后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以臣妾的想法,目前战乱之时,太后不过是暂时稳住你。一旦国运好转,皇上必将被太后取代。若不早下决心,那时将后悔不及了。”
元翊知道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打算,就算尔朱嫔不说这样的话,他也不会就此罢休。他也知道,依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不可能调动朝庭兵力。便决心挺而走险,把这一步走到底。于是又重写了一封密诏,秘密派人化妆出宫,诏令尔朱荣立即进京。
元诩发出密诏后,回到西宫。
潘嫔说:“回禀皇上一件大事。”元诩问何事,她才说:“胡皇后今日出宫去瑶光寺出家了。”
元诩无所谓地说:“她是太后侄女,在宫中如何安身?反倒是出家利索。”
潘嫔又说:“皇后的事不提,臣妾的事也很重要,这生女硬说生男,瞒得住外人,还能长久瞒住太后吗?一旦太后知道真像,妾不是要粉身碎骨吗?”
元诩哈哈一笑说:“不须担心,近日尔朱荣进京,太后就永远不知真情了。”
潘嫔眼珠一转,当然知道事关重大。但尔朱荣进京,朱尔嫔必然乘势而上,超过自己的地位。就是把太后除掉,皇后的位置也不是自己的。
于是她对皇上说:“众人皆知尔朱荣虎狼本性,他进京杀掉太后,还能留下皇上吗?他将怎样面对皇上呢?结果只能是皇上与太后同命。”
元诩听了这话,翻了翻眼珠,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心中虽有些忐忑不安,但还是说:“我可以不让他杀太后。”
潘嫔说:“他不会听你的话,他不杀太后,进京何干?在尔朱氏那里,皇上和太后同根,不会有什么两样。”
元诩这才后怕起来,立即又写了一道密诏,派人出宫去找尔朱荣,让他把军队停在上党,待宫中准备完毕再进京。
这时的皇上,心中惶惶然不知所终,怕尔朱荣外姓人异心太重,要真的篡了北魏朝庭,自己可就是天朝祖宗的罪人了。可是除掉太后的决心又非常坚定,不用外人岂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他思来想去,觉得有太后在,自己就是个傀儡。有尔朱荣在的情况,尚不得而知。很明显,使自己脱离管制是当务之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那么靠尔朱荣进京举事的问题就不能再变,现在的问题就只是什么时候动手了。
潘嫔没有保守住这个秘密,她在自觉不自觉中就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尔朱荣的队伍,已经驻在上党的消息又传到太后那里。
太后急招元略。徐纥。郑俨等人到显阳殿商议,平定了巩县李洪暴乱的李神轨刚刚返回京城,也来了。
太后说:“当务之急是挽回皇儿决心,只有我退出政坛,才可保住朝庭。我决定皈依佛主,离开皇宫。从今以后你们要全力扶植皇上,莫辜负了我的希望。”
徐纥奏道:“尔朱荣已经调兵进京,太后此时退与不退是一样的,太后离宫,置国家何处?皇上何处?何况尔朱荣残暴之心不会改变,太后退出,只会白白送掉山河,送掉皇家这些忠心耿耿的人们。”
李神轨也说:“我还有一些兵力,可拼死保护朝庭,请太后把此事平息之后再言退去,免得扰乱人心。”
郑俨说:“太后今生为了什么?怎么能在急难之时言退?依臣言,太后以身报国,死而后已才对。”
“离开朝堂,是朕早已立下的主意,只是为了皇儿才滞留至今。今天皇儿不容我,我还在这早已经厌倦的地方干什么?”太后停顿一下又说:“昔日我为皇儿留,今日我为皇儿走。只要国家安康,老身性命决不重要。”
元略说:“依臣之见,太后去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如何,太后当务之急救国最要紧,个人利益不应再言。”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太后也以为句句话都有道理,只能点头应允众人。于是她指派李神轨任京城都督,郑俨总管宫廷护卫,元略。徐纥安稳官员,调集外在兵马安排妥当已是傍晚。
******
胡太后用过晚餐后,又召内务府官员说了些严守宫廷秘密的事,回到崇训宫时已经快到深夜。刚要更衣睡觉,忽有一个小宫女闯进门来禀报说:“奴才刚才出去解手,见墙头有黑影飞过。请太后派人查访,以免出事。”
胡太后立即重新穿好衣服,还没出门,就有两个蒙面的黑衣刺客从房檐上窜下来,直接扑进门向着胡太后冲来。胡太后急闪身躲过,随手操起墙上挂着的宝剑,与刺客杀在一起。三人的撕杀博斗,惊动了宫廷上下,郑俨带着武士们冲来护驾。两个蒙面人见势不好,急抽身跳上房顶想要逃跑。胡太后也跟着跳出宫门,从旁人手中夺过弓箭,嗖。嗖。嗖三箭射出去,不偏不依,房上两人惨叫着应声倒下,又狠狠地摔到地上。
众卫士冲过来一看,一人箭贯咽颈已经没气了。另一人身中两箭,后腰部和大腿各中一箭,还在呻吟。郑俨知是太后有意留个活口,更上前一把提起那人,拽去他蒙脸的黑布,又一下子把他扔到太后的面前。
郑俨用一只脚踩着那人,厉声问道:“快说,谁派你们来的?”
那人闭着眼睛不说话,郑俨连问几声依然如故,气得郑俨用脚踹了一下他身上露出的半截箭杆,立即疼得那人嗷嗷地叫起来。
胡太后向那人说:“快快从实召来,免受皮肉之苦。”
黑衣人低沉地说道:“皇,皇”
胡太后大声地喝道:“住口!”然后看了郑俨一眼。
郑俨会意地暗示了一下,便令人将那刺客押解下去,并随口吩咐道:“不准为他医治伤口。”
这时,徐纥等人也闻讯赶来,帮助太后安排好相关的事务,将太后陪送回寝宫,待太后睡下后才纷纷退出来。
徐纥甩开众人,急招郑俨离开宫中,来到自己府宅对郑俨说:“今日事件已经明明白白,当务之急,生死抉择。为国家和身家,只能孤注一掷。并且此事只能你我二人担当重任,不能与其他人商量,也不能与太后请示怎么办,等事情办完,咱们俩人死而无憾了。”
郑俨会意地说:“太后心慈,死到临头还要自己退出。现在已是皇上。太后不可两立。今后若皇上主政,国家必乱。若太后留下,国家有救。依我的意见,留太后,去皇上。”
徐纥点头赞许,并说:“只能这样,只是要把皇上安置在一个最保密又最安全的地方才行,这个地方只好由你负责安排了,还要由你一直陪着皇上。”
郑俨说:“为了太后,我就作一次逆臣吧。等到事情平定以后,我再把皇上好好地交给太后,那时我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徐纥说:“那时,咱们俩人一起到岱岳泰山隐居去。”
******
二月二十日晚,郑俨乘皇宫人心惶惶,估计元诩在显阳殿很孤立的时候,带着他精选出的一百名御林军来到显阳殿,准备把皇上劫到别宫龙凤渊去。
谁知,郑俨一进殿便发觉此时与往常不一样,他急忙进入里面,才发现殿中众人都在手忙脚乱地抢救皇上。郑俨忙分开众人,看见皇上已经因中毒而七窍流血,气绝身亡了。他大怒地呼喊随从,立即围住显阳殿,不准跑掉一人,不准走漏一点消息。他安排人员收拾皇上后事,并速报太后。
消息传到崇训宫,胡太后立刻软了手脚,说不出话来。她急得用手指着,让宫人把她抬到中宫显阳殿。元诩已经浑身冰凉,再也无回天之力了。胡太后抚尸痛哭,几次用头撞地,都被宫女扶住,郑俨等人见此更觉心中不忍。
尔朱嫔跪着向太后禀道:“皇上刚才还好好的,郑俨带兵一到就出事了。”
太后哭中传命:“速召元雍。元略。元钦。徐纥。李神轨等人进宫,立即拿下郑俨。”
众人闻听事变,急急忙忙。战战惊惊进宫来,一起拜于阶下,不敢抬头见太后。胡太后怒道:“此事是否你们干的?”
众人谁也不敢答话,唯徐纥原是心中有鬼,又因没有机会与郑俨勾通,怕郑俨一时疏忽弄出大事。心想,不说对不起做人根本,只好硬着头皮低身跪行两步,胆怯地对胡太后说:“臣略知此事,但不敢确定。”
太后发怒说:“你把事情经过从实讲来。”
“此事不关别人,皆臣一人所断,郑俨所为。臣以为,皇上以亲为仇,外引豺狼,内藏祸心,调集强兵入京,必使京城数十万百姓涂炭,宫中数千生灵遭难,太后也面临绝境。这种生死关头,只能以国家和黎民为重。所以和郑俨商议要把皇上先保护在龙凤渊中,待事情平定以后再让太后和皇上母子俩人相见,臣让郑俨一人主办此事,再由臣来禀明太后。不想郑俨却弄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实是臣和郑俨罪该万死。”
胡太后气愤地说:“带郑俨!”
郑俨已被卫士捆绑在门外,这时挣扎着跪在门口高声奏曰:“臣冤枉!臣确实曾与徐大人商量囚禁皇上的事,但毒害皇上的事实在不是臣所为。臣所带一百御林军,无一人带有任何毒物,更无人下此毒手。再说,臣进殿前皇上就已经遇害,请太后明查。”
胡太后哭泣无言,她令人严查宫中所有与皇上有关系的人,不管是谁,务必要查出真凶。很快有了结果,在尔朱嫔的房里查出了剩余有鸩毒的酒壶。尔朱嫔被兵士揪扯着押到太后面前,可她只是痛哭流涕地不说话。
胡太后气愤地对她说:“皇家从未亏待过你,为什么要这样狠毒?”
徐纥上前禀报说:“臣以为,既然她不说话,就应该送到刑部交官讯问,彻底查出事件原委,再做处理。”
胡太后点头应允,军士们押着尔朱嫔离去,尔朱嫔还是只哭不说话。
元雍等人跪禀:“国朝不幸,皇上崩殂,太后虽然哀伤,但应以国事为重,摒弃个人私怨,一心整治救国。”
胡太后抽泣咽噎,半晌说了一句:“你们为什么不想想,朕是为了什么才劳碌不息的?”
元略等人又奏:“徐。郑二人虽然伤了太后的心,但皇上的不幸不是他们所为,他们之所想也是因当今事实所迫,是因为他们看到要是那样继续下去,将会天下不平,满朝文武无活路,出于救国救民之心才那样做的。愿太后怜其为国忠心,赦其无罪。”
太后无言,只对着徐纥和郑俨说了句:“现在朕不想见到你们。”
众人知趣,齐齐地退了出来。元雍令人给郑俨松绑,一起去太极殿商讨解急办法。元略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应立即册立新君。”
元雍问:“可立何人?皇子出生尚未满月,立襁褓婴儿,自古无例。”
元钦。徐纥都说:“当务之急是平息局势,无奈之下,只有拥立婴儿。”
元略赞同说:“拥立新君,既可除去尔朱荣进京理由,也可证实太后无意专权夺位,太后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经胡太后批准,大魏天朝只好拥立婴儿为皇上,当即命徐纥拟写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