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非常激动以至于语无伦次地说道:“林智煜啊,你真是太厉害了,没想到你竟然懂得这么多课本以外的人。要知道,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姜尚和周朝就只不过是提了一下而已,没想到你却像一本史书一样地对这段历史了无指掌,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你要是生在科举时期的话,肯定会中状元榜眼,最不济也是个探花呀!”
徐子豪这么赞赏林智煜,丝毫不为过。林智煜,他在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就已经背完了初中三年所有的古诗词,而在剩下的两年多时间,他更是背完了高中所有的古诗词,并且还在网上找了不少杜甫、李白、李商隐等著名诗人的诗词在学习。称他为“文学担当”,真是一点也不打折扣。
徐子豪和林智煜聊完了灞陵桥,聊完了老君山,聊完了姜尚垂钓。他们没有回宾馆,而是继续在老君山前的人民广场转悠。
要说在人民广场转悠的人群,确实是比以往更多一些。在往日,在这广场上散步的就是广场附近的居民,以及一些陪孙辈读书的乡下老人,再有就是慕名灞陵桥和老君人而来的游客。
而此时此刻,在这诺大的广场之上,多了很多十四五六岁的少年。不用猜想,这都是来参加中考的全县初三学生。
子豪智煜所在的县,虽不是什么数一数二的大县,但也不是一个小县。纵观整个县,初中部和高中部并存的中学就有十二所,再加上三十多个独立的初中,那就是有五十多个学校的人来县城参加考试了。这五十多个学校不可能都坐落在县城,那几万学生也不可能都在县城里面的学校读书。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赶远路而来参加中考的,就像子豪智煜所在的远方中学,他们不像县城学生那样方便,他们的学校离考点学校有很长一段距离,所以就提前一天、甚至两天来县城了。
再看看此时广场上的那些十多岁的学生,他们看上去个个都是精神抖擞。看看他们的穿着,不再是清一色的校服,而是各有色彩,百光争艳。
徐子豪呢,他望着这些和自己是同一身份的人群,一时百感交集,内心有很多触动。人群之中,有两三个、或是三五人走在一起,就像此时的自己和林智煜。关系够好的人走在一起谈天论地,说到生动处甚至会捧腹大笑。可是,这会是长久的吗?一天后的一场考试,可能会使此时的携手之人自此天各一方。
或者,考试一过,再次见面的我们都已少了昔日的稚气,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甚至早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那些本来想说的话,以及一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还有一些想问的事,我们都不知从何说起。或者,时间和空间的差距使他们有些生疏,但他们应该还会记得匆匆那年的同窗岁月。或许,到那个时候,会说一句:“生活在继续,遇见的分开了,分开后又遇见了人生就是在一次次聚散离别中开始新的生活。”还会说什么:“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想想这些,也确实是如同“一加一等于二”一样让人不得不相信的道理。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都是需要一个人独立去打拼的。哪有什么永远?没有人会真正地陪你一辈子,夫妻都不可能时一辈子,更别说什么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同学朋友了。
虽说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又有谁可以一个人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而活下去的呢?每个人的一生,或是亲情、或是爱情、或是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