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傅燮、盖勋三人都是老相识了,傅燮、盖勋对董卓的了解也算够透彻,还没有进入县衙的时候,盖勋怕高飞一会儿不好对付董卓,便将董卓的情况简要的说明了一下,这才使得高飞对董卓有了很全面的了解。
董卓,字仲颖,从他的字就可以看出,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古代人的字很有讲究的,兄弟几人一般都可以从字上面看出来,经常引用伯、仲、叔、季到字里,比如孔子名丘,字仲尼,这就说明孔子在家里排行老二,再比如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这些都是简易的兄弟之间的排行。
董卓是陇西临洮人,说起来和高飞算是一个地方的人,临洮这个地方要比襄武复杂的多,那里是汉代防御羌人的边防重镇,山高水险,羌汉杂居,人人骑马射箭,民风彪悍,董卓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长大的。
董卓的武力不弱,加上性格豪爽,喜欢散财交友,逐渐得到了一些羌胡豪帅的喜爱。后来董卓以六郡良家子入选羽林郎,算是开始了他真正的仕途。这一时期的羌胡多叛,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频率却很多,在羌汉频繁的战争中,不息的战祸带着民族仇杀的色彩,董卓的功勋和声威就是在不断平息羌胡叛乱的时候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这也成为了他在朝廷立足的一个资本,官阶逐步高升,而且每次凉州叛乱,朝廷都会第一个想到他,最后便养成了他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的嚣张态度。
听完盖勋简单的介绍后,加上高飞在历史书上读到过关于董卓的事情,高飞甚至开始怀疑是董卓在暗中操纵这种叛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凉州的大规模叛乱绝对不是董卓能够操纵的。
酒宴上,傅燮借口身上有伤没有出席,其实是不想看到董卓的那副嘴脸,将一切款待董卓的事情都交给了盖勋。盖勋心中对董卓也有所厌恶,但是大家都毕竟给一个老板打工,又都经常在凉州出没,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是保持着对董卓的那一番客气。
“朝廷既然派了董大人前来平叛,以董大人在羌胡豪帅心中的威望,想必不出旬月,凉州叛乱即可平定,到时候董大人居功甚伟,必然能够加官进爵。”盖勋一边端起了手中的酒,一边缓缓地道。
董卓看了一眼面前的酒菜,还算有点满意,至少盖勋没有亏待他。他嘿嘿笑了笑,举起酒杯道:“多谢盖长史吉言,不过如果当初董某坐镇凉州的话,手中握着两万军队又怎么会轻易的撤离呢?”
高飞坐在盖勋身边,从董卓的话语里似乎听出了指桑骂槐的味道,毕竟主张撤离凉州的人是他,他也不准备和董卓辩解什么,只微微笑了笑,便举了手中的酒杯,客气地道:“久闻董大人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闻名不如见面,在下能得见董大人这样功勋卓著的人物,也实属人生一大快事,在下敬董大人一杯 !”
董卓虽然嚣张跋扈,但是礼仪还是有的,不然混了那么多年官场,要是见到谁都是这样的态度的话,他也不会做到东中郎将的职位上。他和高飞轻轻地碰了一下杯子,然后一口将杯子里的酒喝了个干净。喝完之后,董卓将手中的酒杯摔在了地上,只听见一声脆响,酒杯便被摔的粉碎,弄得高飞好不尴尬。
鲍鸿不知道董卓为何要这样做,见盖勋脸上变色,便急忙扭头对董卓道:“董大人,你喝醉了,醉的居然连手里的酒杯都拿不起了,呵呵,呵呵呵”“放你娘的狗臭屁!”董卓听到鲍鸿这样说,便劈头盖天的骂了出来,紧接着将手一伸,朗声说道“董某还没有喝呢,怎么会醉?董卓只是觉得用杯子喝酒不够过瘾,拿大碗来!”
鲍鸿的好心被董卓当成了驴肝肺,心中不爽,只冷冷地哼了一声,便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他毕竟和董卓是平起平坐的中郎将,虽然资历不如董卓,可董卓这样不给他面子,让他下不来台,他也懊恼不已,便借题发挥,冲大厅外面的衙役喊道:“人都死哪里去了?董大人让你们换大碗你们没有听见嘛?给我拿几坛子酒来!”
“狗咬狗,一嘴毛!”高飞看到这样的一幕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心里笑道。
盖勋急忙出来圆场,先劝劝董卓,又劝劝鲍鸿,谁知董卓、鲍鸿两个人的火气都上来了,谁也没有给他面子,他一气之下,也不管了,任由董卓和鲍鸿两个人在大厅里叫嚷着。
这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