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非是大事,哥哥你肯定能办的了,莫要推脱。”程礼说完,将十两银子放到石宏的袖口中。</p>
“哈哈,什么要紧事你先说与我听听。”石宏收了银子,便秘脸笑成了一朵花。</p>
“那就有劳哥哥了,我这两位小兄弟想捐个监生,哥哥在户部任职多年,可帮着照看一二,莫要让小人给糊弄了。”</p>
程礼再次拱手致谢。</p>
“哦,就是此事啊,户帖、银子和衙门的保书可带齐了吗?”</p>
石宏听到是此事,放心心来,捋着为数不多的胡须问道。</p>
“带来了,带来了,而且是我们家的巡抚大人亲自作保。”程礼对着西边拱了拱手道。</p>
“哦?能得巡抚大人青睐,看来这二位小兄弟果然是俊秀之才啊,那你们就跟我进来吧。”</p>
听到有巡抚大人作保,石宏此时脸色恭敬了些许,又对着刘希森和李飞拱了拱手。</p>
刘希森和李飞赶紧拱手回礼,忙道:“哪里哪里,有劳石宏兄了。”</p>
说完,众人就跟着石宏进了户部衙门。</p>
无论哪个朝代,有人就是好办事。</p>
在石宏的引荐下,负责办理捐监事务的吏员也没有为难刘希森和李飞二人。</p>
在交了七百两银子之后,两人捐纳监生的户部执照就办了下来。</p>
此时已近中午,事情办的很顺利,程礼和刘希森耳语一番,随后邀请石宏去正阳门外鸿运楼吃个便饭。</p>
石宏也不推脱,一行人中午就在鸿运楼吃了午饭。</p>
吃完午饭,拜别石宏后,程礼领着众人又前往国子监办理监照。</p>
明朝捐监,由户部或者工部收银子,给捐监者开据执照,就相当于后世的收据。</p>
然后捐监者再拿着收据去国子监办理学籍,国子监根据执照给办理监照,就相当于国子监的学籍和学生证。</p>
收钱的和办证的不是一家,看来明朝也讲究岗位分离和岗位制约。</p>
在国子监,由于程礼没有了熟人,众人稍微费了点功夫和银子,才在国子监师生鄙视的目光中将监照办了下来。</p>
正经考进去的学生当然看不起拿钱买的,这在任何时代都适用。</p>
李飞和刘希森当然也有这个自觉,一直低声下气的,人家指桑骂槐的鄙视他俩,俩人也都愉快的接受了。</p>
当然李飞和刘希森是不入学的,而且看国子监师生的态度,也不想俩人入学。</p>
“没想到咱们也有花钱买学籍的一天。”</p>
出来国子监的大门,刘希森小声的对着李飞说道。</p>
“唉,之前上学的时候最鄙视这种人了,没想到现在被别人鄙视了。”李飞也有些无奈的说道。</p>
“被人看不起的滋味确实不大好受,但好在监生的资格算是拿到了,甭管能不能考上举人进士,起码以后不用交公粮和服徭役了。”</p>
刘希森笑着说道。</p>
“哈哈,是啊,就让那帮穷酸鄙视去吧,有钱人的快乐他们是体会不到的。”李飞一脸坏笑的说道。</p>
办完捐监,程礼就要回宣府的驻京办了。</p>
临别时,刘希森又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程礼笑呵呵的收下了,直言两人在京城有事可来宣府驻京办找他。</p>
太阳将要下山的时候,李飞一行人回到了庄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