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骑射战术
两翼的烽火很快燃烧了起来,曹洪和曹仁带着各自的骑兵只是奋力地将自己手中的火把投向了袁军的大营,他们要的只是混乱和击溃的战果。现在最大程度的搅乱袁绍军心就是他们要做的,曹仁回过了头,看向了身后远处已然崩溃的袁军骑兵,他知道张颌做出了选择,一个属于真正军人的选择,现在的他心里一定很痛苦吧!曹仁不自觉地想道,但是很快他就回过了神,现在他是在战场上,打败面前的敌人才是他要做的事情,“全军突入!”曹仁大喝道,身边的亲兵立刻吹起了号角。
袁绍军的营垒搭得并不好,因为他们没想过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秦军会主动攻击,所以营盘侧翼并没有特别注重,只是一些简单的木栅栏罢了,对于曹仁军他们胯下的那些烈马来讲简直就是和简陋的小矮墙差不多,随便一勒马缰,就纵马跳过去了,这些真正大秦铁骑所拥有的战马并不是曹操卖给袁绍的货色,中国原产马种,在黄河流域被大加开发以后,就已经逐渐退化,所以汉武帝才会发动汗血马战役以改良中原马种,不过中国的马种体形小、耐粗饲、基数庞大,即使汉武帝千里远征带来的“汗血宝马”也就是现在的中亚阿克哈
—塔克马(直到现在也算形貌神俊,耐力速力出众的优秀马种),希望以此改良骑兵用马,可惜因长期封闭的蒙古马系的遗传过于稳定,这种良马对中国马种未产生影响,而自从西汉消亡以后,东汉虽然一直保持着骑兵数百年,但是马种的整体颓丧却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在战马的选育上汉人始终是弱项,与欧洲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热衷品种培育的风气不同,中国(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对马种的培育相当随意,缺乏远见,从未订立谱系,导致不少良马的基因流失,特别是由于中国以农业立国,对马匹的类型的需求以挽为主,由此骑兵用马大多是挽乘、乘挽型,真正的骑乘种少之又少,而两汉灭亡以后,中原就几乎再没有什么良种马,就算是到了后世的唐朝,也要靠引进的阿拉伯马来和突厥作战,换句话讲虽然中国也拥有本国较好的马种(本国骑乘种)如三河马(产于呼仑贝尔草原)和伊犁马(产于新疆伊犁),但是和中亚和欧洲的著名马种比较还是落后的,不过此时欧洲的罗马以重步兵闻名,对于马种到还未像几百年以后那么热衷,而同时代的波斯帝国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战马,阿拉伯马,不过很显然,曹操的到来让这一切都变了样,当年他去了北地以后,就开始致力于培养完全专属于中国的顶极战马。
虽然中国北方固有的蒙古马种耐力强,但是蒙古马的速度和负重却称不上优秀,不过幸好此时北方的马种还并未完全退化到让曹操绝望的地步,至少在北方的那几年,他开始为马匹鉴别种类,将最优秀的战马良种给挑了出来,形成原始马种,同时用重金购买大宛纯种马来进行培育,而且他还曾经通过西域引进过一匹纯种阿拉伯马来配种,在完成了对北方尤其是鲜卑的征服以后,曹操甚至派人去更北边找到了卡巴金马(高加索优秀的山地马),来完成大秦名马的第一代,这种马匹继承了蒙古马的吃苦耐劳、阿克哈—塔克马的惊人耐力、阿拉伯纯血的强健筋骨、卡巴金马(高加索优秀
山地马)的灵活机敏,外形高大神俊,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是大秦现役战马中最优秀的,曹操为其起名为烈,当然这种马匹装配的部队并不多,现在大秦骑兵所用的大集群战马就是培育这种战马的附属品,和这种马比较,它们只是在负重和冲刺力上欠缺,至于耐力和速度到是相差无己。现在曹仁他们骑乘的就是这种战马,别说是袁绍军营的这种矮墙和那一点点的陷坑,就算是在高一点,这些战马也能轻易地驮着他们跳过去。
突入营盘以后,曹仁他们开始四处投掷火把,此时袁绍的军营里,也有部分的步卒开始在各自营官的带领下组成了阵势,开始抵抗,他们等的是身后弓弩手的集结,现在他们不过是用人命来拖延曹仁他们,给自家的弓弩手机会来组成箭阵,虽然袁军用的弓弩和大秦的不能比,但是只要是百步内,还没有汉弩射不穿的铠甲。只是一个合格的弩手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训,而且需要阵列来形成覆盖射击,不然其功效要大打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