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他们的嘴,起码也落个耳根清静。”
“你真想把这公司权交出去?!现在狄家湾这份大家业,可是你带着我们赤手空拳干起来的呀!那会儿我们吃了多少苦?我还记得我们栽得最惨的那一回,你一上街,只要是姓吴的谁见了谁躲着你,生怕你跟他们开口借钱。那时候谁给过我们一个好脸色?那时候又有谁想得起来公司会有今天这规模?这些年公司日益发达,人人又都想伸手了!”
狄小毛显然被这些话打动了,他看儿子的眼神,增加了许多温情的色彩。
狄庆槐接着说:“爸,其实我早就想明白了,灯饰厂这个破厂长我是真不想当了。像我成天这么操心费力,要是为我自己干,说不准早成百万富翁了呢!我也支持你找个能人出来当这个厂长,我好有机会出去闯一闯,也免得吃力不讨好地让人看着碍眼。”
狄小毛心知肚明,晓得儿子是在说气话。他不动声色地瞧瞧他:“你急什么?眼下哪里就说得到换厂长的事情上去。”
“这倒是说对了。那笔货款要不回来,才不会有人出来帮我们收拾这个摊子呢!别看每次吴泰安都吵得厉害,现在求他出来接我这活儿,他也不会干的。”
看来不是气话,灯饰厂情况确实不妙啊。狄小毛一下又显得更加心神不宁了,踌蹰一阵,终于说出来深藏在心底的担忧:
“你小子终于也长了点脑袋瓜了!他的胃口,确实并不仅仅是给个灯饰厂就能满足的可是那笔巨款,总这么拖着可真是不行啊”他说着,忽然发现狄庆槐已经转身往回走了,忙问:“哎,你这是上哪儿去?”
狄庆槐头也不回地往前走着:“我去看看有没有上海的电传回来。”
狄小毛不再吱声了,看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夜幕里,暗自嘀咕道,哼,也该你小子着着急了。忙了一整天,老头真有些累了,转身往家里走去,路过小石桥时,正好碰见村小的林老师,怀抱着一大摞学生作业本,迎面走来。
老太太六十年代从无锡城里给下放到狄家湾,还是个梳着双辫的大姑娘,当年她是自愿放弃城里的工作来支援乡村教育的,嫁给村小的瞿校长,三四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转眼间林老师就五十出头了。她老伴前几年去世了,独生子瞿志平在上海念完大学后留校任教,跟吴家二丫头吴馨兰在一块儿,两人先后毕业只相差两年,结果志平当了先生,馨兰仍然是学生呢。现在老太太孤身一人留在狄家湾,继续在村小教书,成天跟孩子们泡在一起,倒仿佛越活越年轻了。
一见狄小毛,林老师就主动招呼遛:“狄老伯呀?”
狄小毛也客客气气地回应:“是我,林老师,才放学啊?”
两家关系平时并不怎么密切,林老师见面从来就不称呼他的官衔,狄小毛反倒觉得这样更亲近点儿。他特别重视下一代得教育,村小的校舍是整个狄家湾最好的公用建筑,设施一点不比无锡、苏州城里那些重点学校差;平时学校要花钱,狄老板大笔一挥,报多少批多少,从不吝啬,比起当年吴支书主管全村财政来,爽快多了。
由于这个缘故,在狄、吴两家的明争暗斗中,村小教师嘴上不说什么,暗中的倾向性不言自明。眼下两位老人闲聊了一阵学校的事,林老师就把话题扯到那笔货款上来了,语气虽然平淡,看得出来她也在暗中为这事着急。
她告诉狄小毛,她又写信又打电话跟在上海的儿子瞿志平说过这事儿,让他有空儿也去催催狄炳根,或者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狄小毛心想,志平一介书生,从没经过商下过海;能帮上什么忙。不过他仍十分感激地说:“林老师,这事情可不敢让你操心了。那么多孩子都指望着你呢哎,今年暑假怎么没见你家志平回来?我听说他跟老吴家的馨兰好上了?”
老太太说:“谁知道呢?馨兰也在上海念大学,他们倒像是有些交往,好上没好上,我可不管,其实也没法管,现在的年轻人,哪比得咱们当初。”
狄小毛说:“还是你那儿子有出息,这狄家湾考上大学的孩子虽说也不少,但是毕了业还能留在大学里教书,他可是头一个了,要不人们怎么会说,还是你教子有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