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纲的自荐高俅没有立刻做出表态。毕竟李纲虽然算得上文武兼通但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经验。不管口中说得如何头头是道一旦缺乏了实践经验那么在真正面对难题时做出的选择就很有可能出问题。
与此相比他自己在朝堂政局中浸淫了十几年此中经验当然要远远胜过李纲最主要的是他想要出使的一大目的便是要接触辽国两位执政太后和魏王耶律淳。那两位太后固然在历史中声名不响但是耶律淳却不一样。
历史上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在东征失败之后耶律章奴等人图谋废黜天祚皇帝立耶律淳为帝而耶律淳却出人意料地亲自将阴谋禀告耶律延禧平息了这一次政变由此晋封为秦晋国王。但是当耶律延禧再次兵败后在宰相和一干宗室力主下耶律淳终于登基称帝成为了北辽的开国之主并废天祚帝耶律延禧为湘阴王。
从所了解的这些事实来看高俅绝对不相信耶律淳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在他看来耶律淳之所以会对辽主告密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实力不够以及事情败露后的后果否则他后来也不会一登上帝位便废了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由此看来这样一个人绝对是可以图谋的。
由于此番放宽了限制参加制举阁试的足足有三百人而一场筛选过后便只剩下了一百人尽管不少落榜者的文章同样是花团锦簇。然而这两百人中仍有不少人获得了官员候补的机会因此虽然懊恼却也不无所得。
而真正的殿试无疑是最大的考验一日之内为一道三千字的策论而且全都是由国中最著名的文学之臣审核虽说三等是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只要入了四等现职官员便可立刻得到升转拔擢而无出身的士子则可获得进士出身由此一步进入官场是以所有人都卯足了劲。
原本苏辙也在此次评卷官之列但是考虑到苏元老也在此次考生之中因此赵佶便从善如流地用了别人。这阅卷地阵容空前庞大。最终取中的人也同样不少以往制科不过每科四五人而赵佶一举将名单扩充为三十人已经是莫大的恩遇而评卷官最终呈上来的名单足足有三十八人。
虽然比预计的人数更多但赵佶在一一看过卷子之后龙颜大悦大笔一挥便取了所有人。不过三等仍然空缺计有四等十二人五等二十六人全都是文章出众之辈。而在蔡京高俅的建议下。赵佶干脆下旨将此次制举试卷全部刊印成册。谁料五千册刚刚印好便全都被抢购一空。须知这些策论全都是精彩纷呈谁不想去学学其中精髓
崇政殿中。说起此次的制举蔡京便恭维道:四五等未有出身者全都授进士出身圣上此番可是花了不少的代价
只要天下英才尽入朝堂朕有怎会吝惜区区进士出身虽然一晚上只睡了两个时辰赵佶脸上依旧是神采飞扬此番看了那么多墨卷朕深有体会天下关心国事地远远不止朝堂大臣士子求上进之心。确实不可阻挡高俅也在旁边笑道:圣上此番下旨仿琼林宴的例子更是加重了制科的分量今后若是再开只怕更是应者云集天下士子本就有报国之心圣上将他们的策论刊印出去更是大扬他们的声名哪怕是那些没有取中的人也同样会心中满意。
伯章所言甚是这种场合蔡京自然是最凑趣的。哪肯让高俅把好话全部说完此次取中的都是一等一的才俊将来只要历练几年便都能独挡一面朝堂上又可多不少英杰他斜睨了高俅一眼突然笑吟吟地道伯章此次推荐的五人中竟取中四等三人五等两人无一落马这眼光也是颇有独到之处
高俅知道蔡京并非意指自己作弊只是借此一抒心中郁闷因此丝毫不带烟火气息地回了一句:元长公又何必说我你推荐地五人还不是中了四个
蔡薿中了四等不过他原本就是状元反倒显不出来了。其他地都是五等不过聊胜于无而已。
元长公落榜的考生更多他们已经算是很有福分了
见两个重臣你来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