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3章 结绳记事(由钢绳到光绳)一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建松久久望着窗外的法尔胜。

    我知道了周建松与绳子的故事,感受到了故事本身的传奇性。我更想解开的谜团是,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为何能成长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

    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法尔胜的成功在于六个字,那就是:创业、创造、人才。

    关于创业。周建松曾说过:“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先人一步的创新战略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魂,是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使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重要保证。”

    法尔胜的艰苦创业,前文已经做出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只要从周建松曾经戴过的从800到2300度的近视眼镜即可窥见一斑。

    关于创造。周建松曾说过:“办企业如果没有长期目标,就缺乏内动力。我信奉‘为明天而工作’,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应该是明天的创造者,而不应是今天的欣赏者。”

    “大雾天开车,敢冲到前面的就是领头人,不敢冒险的人都只能跟着前面的车。”很显然,如果让周建松自己开车,他肯定选择冲到前面。因为他喜欢快人半步,喜欢“人无我有”,喜欢超前,那是创造者的性格。

    从“麻绳”到“钢绳”,再到“光绳”,被戏称为靠“搓”起家的法尔胜,在不断变革中,实现了产品由“软”变“硬”,由“黑”变“白”的升级换代。

    1965年进厂的周建松,当时是厂里惟一的一名高中生。从小就爱琢磨的周建松觉得钢丝绳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麻绳,想到了转产,并四处学习,终于在1968年生产出第一根合格的光面钢丝绳。

    1969年公司全面转产钢丝绳。这一历史性的转产,给法尔胜带来了持续的经济效益。

    1978年,30岁出头的周建松当上了厂长。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周建松获悉,被用于码头、矿山输送胶带内的一种镀锌钢丝绳,由于技术含量高,全部要依赖进口。周建松意识到这是一次企业跨越发展的机遇。他亲自组织科研小组进行攻关,在塑料棚内开发出了第一根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能代替进口产品的胶带钢丝绳。

    早在1979年,周建松即以“抓机遇、快半步”的理念率先将钢丝绳打入东南亚市场,迈出了公司外贸出口的第一步。1985年,周建松带领法尔胜人首次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11届国际钢丝绳博览会,迈出了中国金属制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第二年,法尔胜成为全国同行中唯一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周建松就看到“要想产品领先,首先要设备领先”。他先后花费294万美元和297万美元首家从意大利GCR公司引进了生产镀铜钢丝的全套设备及辅机,并用三个半月时间,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无毒工艺的“热扩散镀铜机组”。1987年,镀铜钢帘线荣获江苏省“金牛奖”。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外大型桥梁建设的兴起,大型桥梁用钢丝、缆索成为金属制品领域新热点。当时这一领域基本为国外产品垄断。(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