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4、07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孙来福欲走, 苏绾又拦住他问,“林尚书来了没?”

    徐太师称病不上朝,林尚书应该不会缺席。

    在现实里太师倒台了,林尚书表面上看是一点没受影响, 私下就未必了。

    兵权于太子的分量重过御玺。

    “林大人来了。”孙来福小声回话。

    “你把韩丞相请到御书房后,再当着百官的面将林尚书也叫走,说是让他也上御书房, 出来后将带他到畅音殿来, 过两刻钟再带他去御书房, 不要走太快要慢一点。”苏绾再次交代。

    “老奴这就去办。”孙来福抱着拂尘退下。

    苏绾等他走远,站起身漠然出声,“歌舞继续,朕没说停之前任何人不得离开畅音殿, 违者格杀勿论。”

    赵珩隐隐觉得女帝会利用今夜之事, 瓦解林尚书和韩丞相合作的可能。

    方才她与孙来福的交谈声很轻, 他离得很近都未能听清,只依稀听到靖安旱灾四个字。

    “驸马随朕前往御书房。”苏绾回头看了眼赵珩, 径自走下台阶。

    赵珩起身跟上。

    走出畅音殿, 苏绾叫来禁卫军统领,沉声吩咐, “安排四个侍卫去文德殿外候着, 林尚书出门便以护送为名,将他请到畅音殿,两刻钟内任何人不得离开, 发现立即格杀。”

    “属下明白。”禁卫军统领领命退下。

    苏绾偏头看一眼身边的赵珩,又叫来个小太监让他用最快的速度,去取一团白色的丝线过来。

    畅音殿距离御书房比较近,她得先过去布置。

    小太监一阵风似的跑出去,苏绾伸手抓住赵珩的手腕,不疾不徐走下畅音殿前的台阶。

    在原著中,靖安县已是连续第二年干旱,百姓缺衣少粮食不果腹,附近山林里的动物和能吃的山珍,基本采空。

    贺清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愿意离家,跟着萧云敬来汴京。

    韩丞相在太师倒台后,利用干旱闹饥荒高价卖粮,激起更大的民愤。同时又在朝中联合朝臣,斥责上奏此事的官员一派胡言,干旱的情况并不严重。

    她不记得太子有没有拨赈灾粮下去,只记得百姓吃了毒粮,一夜之间死了上百人。

    与此同时,韩丞相派人进入山林倾倒灯油,将靖安县四周的山林全部点燃。

    靖安县地处盆地,四周的山林烧起来后蔓延至城内,百姓无处可藏,活生生被烧死。

    损失最大的,是贺清尘的师傅和上百个,原本有可能成为名医的师兄弟。这些人无论在哪里开设医馆,都能造福一方百姓。

    贺清尘为此一蹶不振,柳云珊心疼莫名,一直默默陪伴他左右。

    这件事影响极为恶劣,临近几个也常常遭遇旱灾的县民愤沸腾,百姓联合起来造反,短短三天便集结了十万散兵,一路烧杀掳掠朝着汴京逼近。

    太子从同安和北境调兵镇压,赤虎军随即出动。

    好像是这件事后太子便拿到了兵权,清理掉林尚书和他安插在兵部的人,顺利登基。

    可能在这个世界的当权者眼中,百姓的命如草芥,死了十几万人又如何,只要能帮着自己夺取帝位便可随意屠戮。

    无论是洛州水患还是靖安旱灾,天灾已难躲避还要承受人祸,苦的永远都是百姓。

    在现世看古装下饭剧时,很多时候就是看个热闹,真正生活在相似的时空里,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处不在的无力。

    苏绾叹了口气,暗暗希望现实里的太子在做任何决策之前,能多考虑百姓。

    他都能让洛州百姓免于水患之灾了,应该也能提早注意到靖安的旱灾。

    毕竟那儿是贺清尘的家乡。

    他要开设更多的医馆,便会需要很多的医生。

    实在不行,等自己醒来再给贺清尘去一封信,让他提醒太子注意下靖安的灾情。

    按照原著内容,靖安如今已进入无雨无雪的季节。

    眼下太师已死,韩丞相想要让太子失去监国的资格,最有可能利用的便只有此事。

    苏绾再次叹气。

    走到御书房附近,身后传来小太监上气不接下气的声音,“陛下,线拿到了。”

    苏绾停下来,接过丝线淡淡出声,“下去吧。”

    小太监恭敬退下。

    苏绾捏着丝线,再次抓住赵珩的手腕加快脚步赶往御书房。

    韩丞相还没到,在御书房当值的太监和宫女看到她,立即开门点灯。

    苏绾带着赵珩进入御书房,左右看了一圈,低声交代,“朕坐下后会将丝线丢给你,你藏好了不让丞相发觉,看到孙来福带着林尚书回来你就扯一下丝线。”

    赵珩轻轻点头,掩在夜色下的眸子透出深深的眷恋,还有一丝藏不住的笑意。

    他猜对了。

    韩丞相来了御书房,林尚书去了畅音殿,在朝臣看来他二人其实都是来了御书房。

    稍后去文德殿,无论女帝说什么,韩丞相和林尚书都百口莫辩。

    无论她做出什么决策,他们都只有同意的份,说不定女帝还会趁机给他们戴上高帽,堵死他们想阳奉阴违的后路。

    至于是不是如此,一会便知。

    “还是驸马最好。”苏绾轻声夸他一句,松开他的手腕进入里间坐下。

    调整好坐姿,她拿了一本奏折翻开,假装自己等了很久的样子,跟着将丝线从屏风这边丢了过去。

    线的一头缠在左手大拇指上,用袖子遮住。

    赵珩在外边接住丝线,轻轻一跃无声无息跳到房梁上。

    苏绾仰头看他,眼神亮了一瞬。要是在现实里,自己也能找个这样听话又武功高强的暗卫,今后出门就不怕遇到山匪了。

    她要经商,便不可能只盯着汴京和北梁这一亩三分地。

    跟宋临川已经搭上线,不光是香料还有各种东蜀没有的东西,都可以卖过去。

    “启禀陛下,韩丞相到了。”孙来福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老奴已命人送上热茶。”

    “进来吧。”苏绾漠然出声。

    韩丞相和孙来福一起绕过屏风进入里间,恭敬行礼,“陛下万福。”

    苏绾看到赵珩从房梁上跳下来,一点声音没发出,唇角扬了扬,“免礼,赐座。”

    韩丞相背对着屏风坐下,“不知陛下单独召见老臣,是为了何事?”

    苏绾没回他,而是摆手示意孙来福快去文德殿。

    孙来福点点头,抱着拂尘退出去。

    “让韩爱卿多跑了些路,辛苦了。”苏绾脸上浮起笑容,还是没回答他的问题,“爱卿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福祉深夜入宫,朕身为君王却不如爱卿,着实汗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