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6、126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那男人背对着迎宾馆大门, 坐姿散漫,脊背微微有些佝偻,看背影不像是赵珩。苏绾放了心,大大方方地跟着管事的进去。

    男人听到动静回头看了眼苏绾, 微笑起身,“苏姑娘好,在下是汴京锦衣坊的少东家纪元朗。”

    “公子为何要见我。”苏绾态度冷淡。

    这少东家一脸精明相, 说话时一双眼滴溜溜地转, 不是值得合作的人。

    看他的架势, 似乎是来威胁自己?

    “明人不说暗话,在下知道方才贴出去的公告和姑娘有关,这棉花的生意我要三成。”纪元朗咄咄逼人,“姑娘莫不是以为跟知府合作, 便可高枕无忧?”

    “纪公子莫不是以为, 你找我说几句狠话我便怕了?”苏绾抬眸看他。

    上门来警告她?自己敢千里迢迢跑来北境, 就没想过空手而回。

    “看得出来姑娘的胆子不小。”纪元朗愠怒,“你可知在这北境地界, 我锦衣坊说了收棉花, 便是官府出面也不好使。”

    他许给张奉如每斤棉花十文钱的好处,自己全部吃进今年的棉花, 再给额外的红包, 张奉如最少可入账五千两银子。

    知府一月的俸禄也不过三十两,五千两可不是小数目。

    原以为张奉如会接受好处,毕竟这事于双方都有好处, 便是拿部分出去缴纳税赋他也赚了大头。

    自己等了两日,等来满城的公告。所有的棉花今年由官府收购,凡是卖给官府的,还能获得开垦荒地的资格,每户五亩。

    他多方打听才知,张奉如今日一早,见了个跟着东蜀使臣一道来的姑娘,后来就有了贴满安宣府的公告。

    未免自己得罪不该得罪的人,他仔细打听过,她跟东蜀太子只是同路,根本不是那太子的什么人。就是跟北梁的皇帝也没关系,无非是得了一块匾。

    锦衣坊在汴京开了三十年,就是这安宣府也有铺子,论实力和财力无人能比。

    她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妄想一口吞掉整个北梁的棉花生意,简直是做梦。

    要吃下这笔生意,也是锦衣坊吃。

    “好不好使,公子等等便知晓。”苏绾不欲跟他继续废话,说完便站起来掉头回房,“公子请回,这儿是迎宾馆,不是公子能来撒野的地方。”

    来之前她做过关于锦衣坊的功课,除去汴京总店,还在国中设有十三处分店。有自己的织布坊和工人,还养了数百个绣娘。

    主要经营丝绸和成衣,对棉花的需求并不大,每年的收购量占不到产量的三分之一。

    纪元朗这次亲自过来,和自己一样看中的是东蜀的需求。

    他敢来威胁自己分一杯羹,估计也有依仗。

    就是不知,到底是地痞厉害还是知府的府兵厉害。

    “在下奉劝姑娘一句,别敬酒不吃吃罚酒。”纪元朗站起来,眯起眼恶狠狠盯着苏绾的背影,牙关要紧。

    他提早三日过来布局,便是想独吞棉花生意,今后每年只一项进账就上万两银子。

    哪怕东蜀吃不下这么多货,以锦衣坊如今的织布技术,也能将棉花织成布出售,不会有囤货之忧。

    一个姑娘家罢了,她要收棉花就得找工人打包,还得找商队送去东蜀,还要去钱庄兑换铜钱。

    哪一个环节自己都能卡死她。

    再说了,自己还有大伯这个杀手锏。他就不信,一个知府还敢得罪朝中的侍郎,除非他不想升官了。

    就算她能全部避开也无所谓,自己只需要一把火,便能让她血本无归,让她知道得罪自己的下场!

    纪元朗眼底布满了阴鸷,用力攥紧拳头。

    “纪公子想太多了,我什么酒都不喝。”苏绾回他一句,拐进回廊回房。

    这纪元朗是个隐患,自己得计划下防止他出阴招。

    不止他,还有从各地过来的富商。就这么一块肉,人人都想吃,就看谁有本事吃到。

    “小姐,要不要我去教训他一顿,太气人了。”秋霜气鼓鼓嘀咕,“什么玩意,竟敢威胁到姑娘头上。”

    苏绾可是未来皇后,岂容这等宵小之辈欺辱。

    “不必。”苏绾回她一句,推开房门进去,一屁股坐到书桌后自己动手研墨,“私下的手段现在还不需要用,看他出什么招。”

    “是。”秋霜应声安静下去。

    苏绾抬头看她一眼,唇角弯起浅浅的弧度,拿笔列收购时需要的人手。

    打包的工人吕岳州帮找,若是纪元朗插手,有可能一个人都找不到。

    她得做两套方案,防止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况。去兑换铜钱一事也有可能出岔子,纪元朗敢开口就拿三成,方方面面都有可能会给自己设限。

    张奉如在安宣府的口碑不错,他肯为自己背书其实已经赢了大半,剩下的问题解决掉就好。

    苏绾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列下来,又拿了张纸,写新的合作协议。

    扩种棉花,意味着百姓自留的新种子可能不够,她得把这个也考虑进去。

    全部写完,苏绾拿起纸张吹干墨汁折好,带上一路上记下的名单和自己的房契地契,汴京府衙盖过章的身份证明,起身出去。

    “姑娘可是饿了?”秋霜跟上。

    从早上到现在,苏绾就吃了一碗牛肉面,这会都晌午了她还没吃午饭。

    “还不是很饿,我去见知府大人。”苏绾偏头看她,“你和镖师先去吃饭,衙门里不会出什么事。”

    纪元朗不会胆大到在府衙里对她做什么。

    “不行,我可不敢离开你。”秋霜果断拒绝。

    那镖师在暗处保护,她在明处,还有老贾他们俩,就为了不让她出事。

    “随你。”苏绾见劝不动,干脆就不提了。

    出迎宾馆进入府衙,一队府兵从外边回来,看着差不多有两百人。苏绾让到一旁,暗暗计上心来。

    穿过校场拐进东院,早前见过她的婢女迎上来,客气出声,“姑娘可是来找张大人的?”

    “是,我这还有些事情需要跟张大人商议。”苏绾微笑看她,“劳烦帮我通传一声。”

    “不必了,姑娘随奴婢来便好,张大人交代过姑娘来了直接去书房。”婢女福了福身,领她进去。

    张奉如在处理公文,听婢女通传后点了下头,示意苏绾进去。

    “这是民女一路过来收集到的名单。”苏绾将名单放下,从容落座。

    张奉如放下手中的公文,拿起名单翻了翻,脸色骤然发沉。

    北境气候干燥寒冷,各州县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大多吃不上饭,知县的俸禄也不高。

    将田地分租下去,本该是让百姓受益的事,偏偏有人目光短浅。

    这份名单有的粗略,有的详细。提到的人自己还都算熟悉,他们具体私分多少都有记录,百姓肯定怨声载道。

    如此作为,根本不配为官。

    今年的官员考核即将开始,他一直以为自己治下的州县,政策执行得比较好。

    派去调查的人回来也是这么说的。

    如今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幸亏自己尚未将各州县的考核成绩上报,真报了上去,会捅出天大的篓子。

    北境可一直是陛下最看重的地方。

    “多谢姑娘给本官送来名单。”张奉如缓了缓火气,放下名单看她,“可是还有其他事?”

    方才她走后,自己差师爷去打听了汴京那边的消息,师爷还未回来。

    此女从汴京来,目的是棉花生意,却沿路收集租田政策执行情况,还给自己出主意,如何让百姓吃饱饭。

    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的商人。

    “确实还有事相求。”苏绾微笑点头,“盯上棉花生意的人不少,民女人生地不熟,恐到时打包的人手不够用,钱庄无法兑换出足够的铜钱。”

    “姑娘想如何处理?”张奉如神色严肃。

    她所说的问题确实存在。

    光是来找自己的人就不下十个,其中不乏往年就开始收购棉花的商贩。

    “民女了解了下,安宣府有府兵五百人。若民女请不到打包的工人,希望大人每日可安排一百人帮忙打包,三十人维持秩序,每日的工钱每人六百文。”苏绾平静出声,“除此之外还有事。”

    张奉如示意她接着说。

    这个事不难办,安宣府没有吃空饷的府兵,一天六百文差不多是半个月的俸禄,想去的人会不少。

    “入冬后这边也没什么活,大人可以派人下去提前划分可以开荒的地方,等开了春立即开荒,还不耽误播种。种子不够的问题我会安排人解决,另外会免费送一些适合栽种的种子过来。”苏绾拿出契约书递过去,“您看下。”

    张奉如下意识地又看了她一眼,拿起契约书。

    为官多年,他遇到无数上门给他送银子的,却还是第一次遇给他送政绩的。

    他仔细看完契约书,佩服之余又暗暗好奇她的身份。

    这当真只是寻常商女?

    恰在这时,师爷过来敲门。

    张奉如放下契约书出去,师爷不等他出声便将他拉过去,饿紧张得不行的模样。

    “出了何事?”张奉如皱眉。

    “前几日来的那位纪公子,身份可不简单。”师爷急白了脸,“他大伯是户部侍郎,咱把这棉花的生意给那姑娘,怕是不妥。”

    “户部侍郎的侄子?”张奉如轻嗤,“消息可准确?”

    户部侍郎的侄子又如何,跟他合作,自己的仕途怕是也差不多该到头了。跟那姑娘合作,眼见的能给百姓带来实惠。

    这实惠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影响深远。

    “准。”师爷往后退了退,拿出一封信递过去,“纪公子说,他原本不打算用到这封信,他看不过大人被个女骗子骗。”

    “本官被骗,那东蜀太子如何说?”张奉如动怒,声调也克制不住拔高,“那可是要当国君的人。”

    能让东蜀太子一路护着过来,到了这儿什么都给安排最好的,且学识和见解都不俗,如此骗子还挺少见。

    张奉如心思电转,按着师爷的肩膀拖着他又往前走了几步,嗓音压低,“让你打听汴京的消息,情况如何。”

    “没打听到什么特别的事,听纪公子说武安侯和两位国公都成了庶民,南诏国使臣来访,陛下可能要和南诏国和亲,没别的了。”师爷耸肩。

    “下去吧,纪公子若是再来告诉他本官没空,另外你安排几个府兵去各个城门守着,看到棉农来卖棉花,就告诉棉农卖给官府可以多分地。”张奉如收起纪元朗的信,掉头回去。

    一个户部侍郎罢了,自己来安宣府当差可是陛下的安排。

    师爷长了半天嘴,讪讪退下。

    还以为他会改变主意,谁知他反而更加支持那姑娘?平民女子和户部侍郎的侄子,不是该选后边那个,日后才有机会入京吗?

    看不懂。

    张奉如回书房,拿起苏绾补充的契约继续往下看,不时瞄她一眼。

    自从陛下将自己安排到安宣府,这些年他找来无数的种子让百姓栽种,能种好的寥寥。

    她竟敢保证一定能找到适合栽种的作物,若是找不到,明年收购棉花时税赋翻倍。

    这些种子,她也不需要百姓和官府出一分钱。

    张奉如看到最后的房契地契,和个人户籍证明,眉头舒展开来,“一切按照姑娘的意思来,若有需要本官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她若是爽约,自己毫无损失。

    荒地会交给百姓自己开垦,棉花种出来她不收有的是人收,种子不够自己想法子解决,她若是能解决自然更好。

    “暂时没有别的问题,合作愉快。”苏绾站起来,等着签了字盖上安宣府的公章,自己也签字按手印,一人拿一份留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