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泗沘城,都督府。
“三郎在信上说,他已经打败了贼人的围攻,并且加固了营寨,现在军中有足够三个月的口粮,足以牵制住任存城的贼人和倭人的援兵!建议我们依照原先的谋划,突袭周留贼巢,将其一举荡平!”刘仁愿习惯性的弹了弹信纸:“列位觉得应该怎么办?”
“自然是依照原先的方略行事!”刘仁轨穿着一件绯色圆领官袍,由于先前的功劳,朝廷已将将他官职“检校带方州刺史”中的检校二字去掉了,由原先的白身一跃而成四品高官,说话的底气自然也大不一样:“既然王参军已经击退了贼人的援兵,将任存之敌牵制,只需先破倭人的舟师,所余贼人自然胆破,百济之患便解!”
“刘使君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吧?”杜爽眉头紧锁:“周留之敌总数不下四万,而我军可战之兵不过两万,而新罗人却不愿出兵,大军岂可轻动?”
“新罗人之所以不愿出兵,正是因为胜负未定。若我能先破倭人舟师,新罗人自然就会出兵!”
杜爽与刘仁轨两人意见相左,争执不下,这让刘仁愿一时间难以决定,他的目光转向一旁的孙仁师,唐人的水师是在他的指挥之下,可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表态。
“孙将军,你以为呢?”
“在下初来百济,不识地理人情,不敢妄言胜负。”孙仁师稍微停顿了一下:“不过若是与倭人舟师交手,只要是在狭窄水域,末将倒是有几分胜算!”
“哦?”刘仁愿精神一振:“敢闻其祥?”
“我与倭人舟师相较,倭人船多人众,我方船少人寡;倭人船小且脆,我方船大且坚,若是在宽阔水域,倭人便可张大其势,四面围攻;若是在狭窄水域,我方便可以大船为先,小船居后,齐头并进,以拍杆齐发,矢石如雨,倭船虽众,不难破之!”
“这么说来,最好是将倭船引入江中,然后一鼓歼之!”刘仁轨笑道。
“这个就并非在下所知了!”孙仁师笑道,在四人中他对于百济战局最为淡然,俨然是一副技术专家:只要你们能把倭人的船队至于对我有利的战场,我就能搞定,但怎么造成有利的局面,那就是你们考虑的事情了,反正我对百济的情况不熟,如果战局不利,板子也打不到我的屁股上。
“若是如此的话,那可水陆并进,孙将军领舟师由熊津江往白村江,刘都督与我等领兵走陆路直取周留,倭人舟师得知后,定然回援,便可在江中破之!”
“如此甚好!”刘仁愿满意的点了点头,倭人船队并不是停留在周留城周围不动,恰恰相反,这些船队的活动十分频繁,不断侵攻新罗的沿海区域,这也是新罗拒绝出兵的理由之一。唐人想要捕捉到对方,并迫使其对自己有利的水域决战,其实不是一件易事。而攻打周留城就能逼着倭人水师回援,毕竟倭人不可能丢下周留城中的扶余丰璋和上万倭兵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