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难道真是诸葛明?老朽有眼无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79章  难道真是诸葛明?老朽有眼无珠?水镜的追悔!

    水镜山庄里。

    “彼之求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也。”

    “有谁知道,是古来哪位圣人立下此言啊?”

    司马徽望着座下学堂中,一众白衣白袍的莘莘学子,微笑发问。

    此前,他从未与学生们讲过这句话。

    而今突然发问,乃是在考验学生们的才学积累。

    众学子闷头紧锁,苦思冥想。

    位居后者,一名灰发灰袍者突然起身,郎朗说道:

    “先生,此乃古来圣贤荀子所言!”

    司马徽眉头轻挑,对于能有学生回答出来显得有些意外。

    因为,当今战乱之世,士族里研学“孙子兵法”“商君书”的人众多。

    而研学“荀子”的青年一辈却很少。

    对于学生中,能有人知晓荀子者,司马徽心中很是满意。

    他循声望去,发现回答之人灰发灰袍,形貌略显邋遢。

    心中的满意荡然无存。

    只因,这说话的学生,乃是士族的旁系子弟,家贫积弱。

    身上的灰袍,也是因为没有其他文士袍替换,常年只穿这一身而洗褪了色。

    司马徽眉头紧皱,他扫了一眼其他学生。

    发现其他学生的面上都有些挂不住。

    士族正系的子弟比不过破落旁系,这岂不违背儒家长尊的伦理?

    他有意为正系子弟寻回颜面,故意刁难道:

    “很好,那你可知荀子此言何意?”

    本以为如此就能难住对方,不料那灰袍学生自信一笑,侃侃而谈:

    “人要不断地求索学习,才能有所收获!不断地实践践行,才能有所成就。不断的积累,才能有所提高。而能将这些都达到尽善尽美之人,才能成为圣人!”

    这学生所言,分毫不差。

    甚至,言语间还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如此才思,当真叫司马徽刮目相看。

    不过,他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他开口说道:

    “你说的很好,只是今后再来学习,将你的仪容清整些!”

    此话一出,原本还板着脸的其他学生们纷纷朗声大笑。

    不料那灰袍学生开口驳斥道:

    “先生谬也!古语言,尽其善所能,心达而人知礼。”

    “我家中积贫,今日所展现仪容,已是最好。先生当知,为何责难?”

    司马徽眉头轻皱,开口说道:

    “古语言,长者为贤,伱顶撞师长,亦是大逆不道!回去罚抄弟子规三十遍!”

    话音落下,恍惚间,司马徽有了一种错觉。

    同样的情景,同样的对话,同样的驳斥与训罚,曾经也出现过。

    细细回想一番,司马徽想起来。

    当年,诸葛家的几个兄弟在他这里求学时。

    也有一个庸才如此顶撞过自己。

    那人正是诸葛二庸之一,诸葛明!

    突如其来的恍惚,让司马徽不由得一愣。

    随后,他拂了拂手,遣散了学生们。

    不多时,学堂内就只剩下了司马徽一人。

    他轻叹口气,从桌堂中取出蔡瑁遣人送来的书信。

    这封信,他早已前后看了无数遍。

    信上说,刘备的军师,是诸葛明!

    可是,不论多少次,司马徽心里皆是不信。

    一个庸才,怎可能在玄德公营中担任要职!

    更何况,还能接连想出破敌的计谋!

    这绝无可能!

    若说是他的弟弟诸葛诞,族弟诸葛亮,倒是有些可能。

    可诸葛明?

    绝无可能!

    当年,诸葛家的兄弟们在学堂里求学时。

    诸葛明也是一身灰袍示人。

    问之,便言说才学品行才是人应该专注的,而非锦衣华服、豪宅车马这些身外之物。

    又说什么人生于天地之间,本就孑然一身而来。

    衣物华美与否,屋顷宽广与否,与自身其实无大关系。

    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严重偏离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违背了古往今来打造的君子体系。

    而最让司马徽印象深刻的,当属诸葛明在“民”这个概念上的谬误!

    诸葛明居然认为,无家无学,甚至连个字都没有的白身之人,也能算民!

    那些人,只能算是百姓!尚未开化的人而已!

    而民,乃是他们这些受过教育,懂得伦理纲常的人。

    而他们这些民的义务,就是引领尚未开化的百姓!

    这是他们的天职!

    可诸葛明却认为,有无才学、有无家族,甚至是有无名字,都不重要。

    大家都是平等的人。

    君王臣子平等,诸侯世家平等,百姓与家中庸人侍从亦平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甚至,诸葛明这浑不懔竟还敢妄言,后世会有乞丐夺下江山当皇帝的荒谬之言!

    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滑天下之大稽!

    也正因诸葛明这般忤逆伦理纲常,为天理所不容思想。

    才让司马徽给他评了一个“庸”字。

    后被蔡瑁肆无忌惮的戏谑,诸葛庸,诸葛愚!

    成为荆州氏族茶余饭后的谈资。

    再度低首,看着蔡瑁的信。

    司马徽不禁心中升起了点点自疑。

    难道,我看走眼了不成?

    亦如荀子所言,故圣人者,人之所积也。

    被逐出襄阳的这些年,诸葛明积累才学,成为了足以与诸葛卧龙比肩的奇才?

    然而,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司马徽自我否决。

    不!不可能!

    绝无可能!

    我司马徽平生教导弟子无数,谁能有多大的成就,我一眼便可分辨。

    诸葛卧龙,可有通天的能耐!流万世芳名!

    而诸葛明,庸人一个,断无青史留名的可能!

    刘备的军师,绝计不可能是诸葛明!

    绝无可能!

    ……

    可是,即便水镜先生如此想,但是心中依旧后怕不已。

    如果,真是诸葛庸成为了刘备的谋主,那这一道道惊天之谋?也是出自他手?

    那曾经称呼他为诸葛庸,岂不是有眼无珠?

    ……………

    襄阳城上,诸葛明负手而立。

    他远眺许昌的方向,面色从容,神情平淡,看不出丝毫喜悲。

    眼下,乃是冬春交替之际,春风乍暖还寒。

    诸葛明身披一身白羽大氅御寒。

    他轻闭双眼,深呼吸一口气。

    这冰冷的空气入肺,让他整个人都感受到了“活着”。

    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太多的坎坷。

    眼下,终于要苦尽甘来了。

    他铺就的天地棋局已经展开,各路诸侯皆已入局。

    而眼下,他在等待着手中这枚极具分量的棋子。

    诸葛明手中,捏着一封书信。

    信上的落款处,赫然写着一个名字:

    曹丕!

    许昌,丞相府邸。

    曹操坐在中堂上座,身后侍女俯身辅佐。

    桌弄上,摆放着素菜一桌,羹汤一碗。

    曹丞相一手端碗,一手握筷,不紧不慢地吃着。

    虽是再平常不过的一餐羹饭。

    可整个中堂内的气氛却是压抑到了极点。

    “啪嗒。”

    一声脆响,筷子上衔着的米粒掉落饭桌。

    曹丞相用筷子将掉在桌上的饭团又盛回了碗中。

    太平盛世,稻米尚且昂贵。

    更何况如今乱世当中。

    即便是在许昌这等富庶太平的后方之地,也并非所有人家都能吃得上稻米的。

    将手中饭碗放下。

    碗桌相碰,虽然轻轻一声,可却叫中堂中等候的两人心头一簇!

    “军队粮饷事宜,筹备得如何了?”

    曹操语气平淡地问询。

    中堂内,负责筹措军粮的府士就急忙堆笑拱手:

    “回禀丞相,目前已经筹措过半,再……有月余,就能全部筹措。”

    似是觉得心中预计的时间有些过长,府士临时改口,改成了月余。

    然而,对于这个进度,曹操还是不满意。

    他眉宇轻抬,并不说话,只是冷漠地看着。

    然而,就是这平淡不夹杂丝毫感情的眼神,却吓得府士冷汗直流。

    他连连拱手,急声改口:

    “再有半月!半月一定筹齐!”

    丞相这才是端起碗来,继续吃饭。

    <div  class="con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