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愈和于谦走过一座豪宅,正议论不知是谁的府邸;赶巧朱漆大门打开走出一群人来,当先的那人身材魁梧气度不凡,抬眼间看到方中愈不由愣住了。
那一刻方中愈也愣了一下,因为那个人他太熟悉了、正是打死他母亲的锦衣卫指挥使纪刚。
两个人目光相对保持了片刻,方中愈忽然笑着拱拱手,“纪大人,原来这是你的府邸啊?怪不得这等气派。”
“呵呵...”纪刚干笑两声说道:“还不都是皇上赏的,永乐盛事嘛!”“呵呵...纪大人说得对,永乐盛世。”方中愈简单寒暄一句催马便行。
走出一段路,于谦好奇的问道:“刚才那人就是锦衣卫指挥使纪刚纪大人吗?”
“嗯...”方中愈点点头。“这么说来...他是你顶头上司啊!”于谦问道:“我怎么看你们两个人不太融洽啊?”
方中愈看他一眼,“我保太子、他支持二皇子,怎么融洽?嘿嘿...不当街打架已经算不错了。”
“噢...这就怪了,你们俩不对付、他又是你顶头上司,你怎么还能坐到这么高位?”“那是皇上亲封的,他哪里管得了?所以,我才不怕他...。”
两个人出了西门来到郊外,田野里草露尖芽、树木泛绿,向阳处已经能看到小小的新叶;空气也不再像冬季的干燥阴冷,很清新、带着一点点泥土青草的气息,令人心情愉悦。
于谦忽然说道:“对了东方兄,前面可是有一个好去处,要不要去看看?”
方中愈一听来了兴趣,“是什么样的去处?”“那可是处古迹,你听说过潭柘寺吗?”
“哦...潭柘寺在这里吗?”方中愈极目远眺,“好像没有啊...你小子骗人吧?”
“呵呵...还有四十多里路呢!”于谦笑着说:“在这里怎么看得到?”“都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据说是佛教刚传入时建的寺院,对吧?”
“哟!”于谦惊喜道:“东方兄所知渊博啊!看来是有心一往了?”“当然有兴趣了,走...”方中愈催动赤骥,于谦得在后面玩命的打马...
一个半时辰,两个人来到潭柘山下。那潭柘寺建在宝珠峰下,宝珠峰峰体浑圆、被周围九座高峰围在当中;寺院又是坐北朝南,所以气温比别处略高。
寺内参天古树都发出嫩芽,远看一片新绿很是养眼;寺内广阔、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所有建筑都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更有修竹挺立景色极佳。
两个人正兴致勃勃的四处游看,忽听有人嚷道:“前面那是谁呀...莫不是中愈兄吗?”
方中愈吃惊回头,见王贞庆和李庄贤快步走过来,“哎哟...贞庆兄、庄贤兄,怎么是你们俩啊?”
“哈哈...我们还纳闷呢!”王贞庆笑道:“中愈兄,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北京啊?”李庄贤也说道:“就是,来了北京怎么也不找我们喝酒?”
方中愈诧异道:“我都来了快两个月了,皇上让我来查权贤妃的案子,难道你们都没有听说...我见过你兄长王贞亮啊!他没有说起吗?”
王贞庆惊讶,“不知道啊!我一直不理他的...”“我也没听说呀!”李庄贤说道。
方中愈这才明白,查权贤妃案只限后宫、朝堂的极小范围、而且严密封锁消息,外界只知道皇上杀了许多人、却不知道细情。
方中愈笑着说道:“难得咱们兴趣一样,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这是浙东才子于谦...金粟公子王贞庆、李庄贤。”
李庄贤也就罢了,王贞庆的名头在文人雅士中极响,于谦很是钦佩;王贞庆也听说过于谦,双方寒暄很是客气。
于谦便说道:“我久闻贞庆兄高才,不如今日赋诗一首让我开开眼界如何?”
王贞庆笑道:“我哪里有什么才学了,不过是喜好而已,刚刚想了一阙长短句,说出来请两位品评:
紫燕分飞柳絮真,青葱堤岸浪逐云。轻送篷舟,慢舒罗袖,软语隐约闻。
斜日点黄昏,高风摇寺门。白鹭惊巡芦苇,烟波里,且寄一江春。”
吟毕,方中愈和于谦一起鼓掌赞叹。于谦说道:“贞庆兄这首词果然佳妙,尤其最后两句,白鹭惊巡芦苇,烟波里,且寄一江春。最妙!”
王贞庆笑着摆手,又说:“于兄也即兴赋一首?”“不行不行,我可不敢班门弄斧。”于谦推辞道。
方中愈便笑着说:“今日游寺,以后弄文的机会多着呢!”李庄贤说道:“于兄初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