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总管送到仪门。宁总管再三劝阻,方才离去。
包拯连忙来到静室,暗暗向李娘娘奏明了此事,又吩咐包兴去准备一份寿礼,明日送往南清宫。包拯只将此事暗暗告诉了,诰命夫人和展昭。而公孙,艾,张,赵,王,马,等人都被瞒个结实。
次日,包兴筹办好寿礼,给包拯过了目,无非是烛,桃,面,布等物。吩咐众差役挑上寿礼先送住南清宫,包兴骑上马匹随后赶到。包兴送完寿礼,得到宁总管的答复:“娘娘说了,让老太太明天尽管来,不为祝寿,只为了说说话儿。”包兴回来向包拯回禀了此事。包拯吩咐夫人向李太后禀告,得到了李太后的同意。
至次日,李娘娘梳妆已毕,诰命夫人搀扶李娘娘出了房门,慢慢步行到三堂,亲自扶太后上轿坐稳,安好扶手,李太后说道:“媳妇我儿,回去吧。”诰命含泪辞别,退回了后屏。
外面轿夫进门,抬起轿子,慢慢抬出了仪门。却见包拯,展昭,包兴鞠躬伺候,包拯上前扶住轿杆,跟随出了衙署,李娘娘看得明白,说道:“我儿回去吧,不用送了。”
“是,”给展昭使了个眼色,包拯说道:“熊飞,一路保护好‘家母’。”
展昭低声答道:“大人放心,属下绝对不会让娘娘受到一丝伤害。”说完,转身跟上轿子,一路把李娘娘送到了南清宫。
今日的南清宫可热闹了,道路两旁的轿子排成了两条长龙,所有的嫔妃,贵妃,王妃,以及各大员的命妇,往来不绝。打交道的事情自然由包兴去完成,展昭护卫在轿前等待,不多时,包兴带着两个王府的内辅回来,引着本府轿夫抬到宫门前,由两个内辅引进去了。而包兴和展昭则在一个偏厅待茶,等候消息。
单说李娘娘大轿进了二门,只见出来四个太监,将轿夫换出。又抬致三门,到了仪门,方才落轿,早有宁总管迎到轿前,掀开轿帘,开口说道:“请太夫人安了。”说着,连忙去了扶手,一旁的丫鬟将李娘娘扶下轿。
李娘娘看了看宁总管,竟也是当年的老熟人了,只是宁总管似乎已经不认得她了。李娘娘说道:“公公好。”
“太夫人跟咱家来,娘娘已经在寝宫门前等候了,”说着,宁总管便在跟前引路,来到寝宫前。
狄娘娘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站在寝宫门前迎接,远远见了李娘娘走来,吃了一惊,觉得面善,熟识得很,但一时又想不起来。狄后见李娘娘到了跟前,欲向自己参拜,她连忙拦住,说道:“免礼。”
李娘娘也不谦让,与狄后携手步入寝宫,一同入了座。娘娘上下打量狄后,见比当年苍老了许多。
此时,狄后也在打量娘娘,忽然想起好像李妃,因已被赐死,再也联想不到是当今国母,只是心里觉得不安。献茶已毕,狄后与娘娘叙起话来,见娘娘对答如流,气度从容,颇有大家风范,把狄后乐得不行,甚为投缘,便留娘娘在宫里住宿,要求多盘桓几日。这正合了娘娘心意,她也不推辞。于是,狄后吩咐内辅传出话来,“所有轿车人马不必等候,老太太要在宫里的住几日,跟役人等照例俱有赏赐。”展昭等人领了赏,便回去了。
午膳之时,狄后夸赞了包拯几句,问道:“太夫人,你今年年庚几何?”
娘娘答道:“四十二岁。”
狄后又问道:“令郎年岁几何?”
娘娘被这一问问得闭口无言,低头暗忖:“包卿今年三十岁,但我已说我今年四十二岁,我能再说出包卿的真实年龄吗,狄后能相信我十二岁便能生子吗?这该怎么回答是好?”娘娘顿时急得满面通红,再也对答不来。
狄后见此情景,不便再追问,即以酒令遮掩过去了。传饭已毕,两人散坐闲聊,又到各处瞻仰了一番。狄后越看越觉得像李妃,心中好生怀疑,心中暗思:“方才席间问她儿子年岁,她为何答不上来?竟会急得满面通红,世上哪有做母亲的不知道儿子年岁的,难道她竟敢欺瞒我不成?也罢,既然已经将她留下,晚间叫她与我同眠,明是与她亲热,暗地里在细细盘问。”狄后心里这般想,眼睛却不停的打量,见娘娘行为举止与当年李妃一般无二,心中实在委决不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