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站在更高的位置看修行。
卒青海思虑良久,才道:“在下也曾见古虚界之修行,也曾见更远处之修行,皆无二别,难道都走错路了吗?”
道士摇摇头,笑道:“修行没有走错路这一说,只要远近的区别,只能说贫道稍微走得远一点,能站在更远处看之前的路,所以才能一目了然,但若有修行者修为在贫道之上,那自然会比贫道看得更远……”
卒青海行了一礼,道:“请道长为在下解惑!”
道士点点头,道:“自古以来,修行之路万千,但总结起来,其实也就两条,一者以天地为依托,或依靠奇珍异宝,或追求天人合一,或明理忘道,不一而足,特点皆是追求世界表象,若有求其规律者当更高一层楼;二者返本归元,不依赖天地,反求己身,以己之意为依托,不与世同,只求得那背后真正的源头所在,求一个真实,虽说修行之人本无高下之分,但修行之路却有高下之别,也正是因此,体现出来的表象也差之甚远。”
卒青海问
道:“那第一类修行者当真没有出路?”
道士反问道:“世界如笼,你认为是在笼中有出路,还是在笼外有出路?”
哎……
一声长叹,粉碎心中最后一点期盼,卒青海心中一片茫然,那所谓的真修之路,全靠悟,仿佛将一切都寄托于虚无缥缈处,让人无所适从。
道士见他如此,叹息道:“居士也不必如此纠结,两条路本来就相符相承,同修也可,专一也可。”
卒青海却无乐观道:“若真如道长所言,那这古虚界修者的实力差距也就不会如此之大了吧?!”
道士道:“居士这便想差了,虽说两条路可同修,但比起第二条路的难度之大,显然第一条路要容易许多,因此,选择修行第二条路的人几乎没有,更何况还同修,而且长年在修行第一条路上走着,太容易被这条路给同化,只怕后来想走上第第二条路也是枉然。”
卒青海问道:“那道长所走修行之路是?”
道士直言道:“自然是两条路同修,不过贫道走上第一条路,仅仅只是为了有更长的时间,让自己在第二条路上走得更远,所以这也是一个法子,只是这法子的实用性却是因人而异。”
卒青海琢磨着,若是普通修行者,哪怕知道这个法子,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彻底抛弃看不到希望的第二条路,在第一条路上走到黑。
或许是看到卒青海思绪不宁,隐隐有浮躁的神色出现,道士连忙抚琴,一阵清静的琴音抚平了卒青海渐起浮躁的心。
眼神中剑气消退,卒青海回过神来,好奇地问道:“道长,这曲子之名叫?”
道士轻笑道:“上善若水。”
嗯?上善若水……道长是告诫自己一切顺其自然吗?也罢,能修行至斯已是祖师爷垂怜,为何又要如此纠结于此,难不成我身为仙宗之人会闯不过这关?
眼中精芒大盛,剑识比之以往居然更添三分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