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也想的南天道长,怎么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在梦中走出这里。难道自己遇见了地府之中的夜游神?
南天道长阳间替人捉鬼驱魔时,曾经得罪过个别的夜游神。传说这夜游神和日游神均为地府阴帅,是阴间百将之神,鬼王的得力助手。它替阎王爷在阴间进行巡察,以防止不被鬼界接纳的游魂进入,是所有孤魂野鬼的克星,同时还担任捉拿犯错之鬼的重任,维护鬼界的秩序。夜游是掌管夜间的巡查,手中所持令牌使它在鬼界畅通无阻。
关有夜游神的传说,身为专业捉鬼驱的南天道长,了解不少。魔蜀郡益州有个秀才叫司马貌,空有一身才学,到了五十岁,还不得出身,屈埋于众人之中,心中怏怏不平。一天因为酒醉,写了一首《怨词》,其中有两句是:“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横暴。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吟哦数遍,将诗稿焚于灯下。不料,此事被夜游神侦知,奏知玉帝。玉帝闻之大怒,要治他的罪。后听太白金星劝告,让司马貌代理阎王半日。司马貌果然不凡,半日时间,把四件大案皆判分得清清楚楚。玉帝见他能体现天地无私、果报不爽之意,就叫他转世为司马懿,将三分天下收拾归一。在这里,司马懿有幸当了半日阎罗王,后转世为出将为相的司马懿,倒要“感谢”那个夜游神了。人们对夜游神是敬畏的。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中,谈到了当时北京民间有一种风俗,即在夜晚星光下,不能在院中放置洗濯的剩水,怕夜游神巡夜时用这些脏水饮马,罪过就大了。由此看来,早在明代民间就已普遍对夜游神有信仰了。
夜游神到了清代,形象已与上古传说有很大不同,不是“为人小颊赤肩”,而是高大无比。若是夜晚碰到他,常会倒霉。南天道长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清代《醉茶志怪》中,记载了几则夜游神的传说。兹录一节。夜游神,往往为人所遇。以予所闻者言之。一在邑东关外崇宁宫前,有王某夜行,见墙阴一物如袱,俯视乃巨靴,长约三尺许。举头则眉际复一靴,大亦相等。仰望一巨人,坐檐际,高约数丈,迭腿而坐。踌躇间,忽有一人提灯笼而来,巨人抬其足,其人若未之见,匆匆遂过。王亦欲随之过,巨人乃以足挡之。相持数刻,始不见。归家后,不数日而亡。殆衰气所感,鬼神挪揄之也。又某宦窝河北客合,好樗蒲(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骰子)。正月间,访友人赌戏,归店时已三鼓,月色微明。至北关浮桥,见钞关东有巨人坐屋上,高以丈计,其服制仿佛纱帽宽袍,气象雄阔。某骇,几不能步。视所提之灯,光小如豆,踟躇不前,俄而不见。某归后亦无恙。《醉茶志怪》所说夜游神“纱帽宽袍,气象雄阔”之形象,与民间流行的夜游神神马造像完全相同,只是神马中的夜游神一手握朱笔,一手持卷簿,身着黑袍。《醉茶志怪》所载形象当是受了神马的影响。
面对着沉睡中的董青他们,南天道长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类似胆怯的感觉,这种原始的鬼神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大自然的威力。
不知过了多久,南天道长才躺下睡觉。现在的他什么都不怕了。既不怕其它鬼魂,也不怕野兽,既不怕大雪盖地,也不怕洪水泛滥了,因为有董青他们和他在一起。想着这些,南天道长踏踏实实地睡着了。
醒来时已经上午九点钟了。雨停了,但天空仍然阴沉沉的。草丛中大树下休息一夜的“中阴身”们,又开始上路了。在这种天气里走路不好,呆在一个地方不动更糟糕。
加杂在“中阴身”登山队伍的董青他们,虽然又累又饿,但走得都很起劲。顺利地翻过一座山头,由荒凉寂寞的老林突然进入鸟语花香的林带,而且还碰上了小路,这对董青他们的情绪都起了鼓舞作用。
丛林地带,没有边际,要不是身后可辩的方向,甚至都感觉不到自己是在不停的前进,真是佩服那些独自一个人途经的投胎者,也许只有那样孤独的行走在天地之间,他们才会体验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佩服归佩服,有过一次经历的“中阴身”,下辈子是不打算那么干,还是集体生活适合进往地狱的投胎者。
不知前面什么原因,排起长队的“中阴身”们,在路上耽搁了一下。突然一条黑乎乎的长东西在旁边闪动了一下,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