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甫嵩能够进入凉州平叛,叛军联盟绝不可能散得这么快。可是,皇甫嵩那边却是出了一些问题。
得知大军已将凉州叛军打退,病重的天子想要趁机卸掉董卓的兵权,毕竟董卓已经表露出了一些拥兵自重之意,朝堂公卿又不是傻子,怎会不做出回应?
不过,毕竟董卓有功,而且所谓的拥兵自重也只是猜测,不好直接罢免,因此和上次一样,又对他进行了一次升官。
上次是想要升迁他为九卿之一的少府,可这次却是打算升他为并州牧,也算下了血本。不过其麾下两万大军的兵权,依旧需要交出来,暂由皇甫嵩统领。
早有不臣之心的董卓接到诏命后,并没有立即奉诏,而是讨价还价起来,上书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
这是并州牧、兵权我都要的意思,不忠之心已经显露!
得知他的态度后,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劝谏自家叔父道:“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当兴兵讨伐!”
因为他的这句话,四万大军已然走到了内讧的边缘。
好在皇甫嵩考虑的更多,没有同意,只一边向董卓施压,一边上奏此事。
天子刘宏看完董卓的上书后,差点被气死,加上有皇甫嵩两万大军在,也便没有像上次任命少府时那样不了了之,而是下诏严厉责备了董卓一通。
董卓知道现在凉州叛军已退,天子的底气足了,不能与之硬刚,因此退了一步,答应担任并州牧一职,不过麾下将士他还是想要带走五千。
就在他们讨价还价之时,关中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数县之民联合反叛!
……
此时,马应和麾下五千西凉虎骑已经抵达安定郡朝那县,而著名的萧关,就在该县境内。
萧关和陇关一样,都设在凉州通往关中的要道上,而这两条要道,分别称之为陇关道和萧关道。
陇关道向西直抵凉州汉阳郡,而萧关道则向西北抵达凉州安定郡。真要从关中通往河西的话,萧关道反而更近一些,这也是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之一。
值得一说的是,皇甫嵩就是安定朝那县人。
原本马应想要先返回河西,再商议扫平凉州割据势力之事,可停驻在朝那的时候,他忽然收到情报,关中数县之民造反了!
虽然只是底层民众的叛乱,一没武器铠甲,二没头脑灵活的人领导,对大汉的威胁并不大,但声势却不小,男女老幼加起来竟也有十余万!
给他送情报的人,就是叛乱的民众之一,而且还是原右扶风漆县的一名守卒。
初闻此事,马应很是震惊,因为在史书上,并没有相关事情的记载。论道理说,十余万关中民众叛乱,怎么也少不了一笔才是。
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