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应和研发局创造出来的纺纱机,自然不可能再叫珍妮机,马应直接给他命名为西凉纺纱机。
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乃是家庭版纺纱机,在此基础上,姚规还研制出了拥有更多纱锭的水力纺纱机。
为此,马应已经准备将纺织厂中的纺织机全部更新换代。如此,产量必然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接下来,他准备对织布机也进行改良。反正他只需要提供一些技术要点就行,剩下的事情自然会有姚规和工匠会去完成。于他而言,并不累。
至于纺织原料,主要有蚕丝、荨麻类和羊毛。河西生产的羊毛布和羊毛线乃是凉州一大特色,制作成衣,保暖效果极佳。
只是,马应还是有些不满足,因为没有棉花啊!
荆楚之地倒是有木棉,不过路途遥远,根本不用考虑。
除此之外,也就只剩下原产于印度的粗绒棉了。多年以前,这种棉花就经西域或益州西南流传到了大汉,被称之为白叠,只是种植人数不多,马应命人在凉州搜寻了许久才搜寻到。想要形成量产的话,怎么也要两三年的时间。
而且,这个时代的棉花尚未经过培育改良,产量不是很理想,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人工筛选。
除了纺织业,凉州的造纸业、印刷业、盐业也都发展的不错。再加上张掖郡的冶炼厂和锻造作坊,凉州已经有了好几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除此之外还有肥皂、香水、白酒、玻璃等奢侈品产业,一旦重启丝绸之路,就能为凉州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而现在,这些商品暂时也只能销往益州。饶是如此,对凉州的帮助依旧很大。蜀商带着蜀锦之类的东西来到凉州,换取河西纸、羊毛布、肥皂等等:而凉州官商也会带着这些东西前往益州,甚至是关中和北地郡以北的草原。
之所以强调官商,是因为凉州这些特色产业大部分都是官营而非私营。本地不少豪族都为此眼红。
当然,除了盐铁之类的产业外,其他产业马应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一直垄断。如果那些豪族舍得下本钱,马应不介意让他们成为代理经销商。
虽然凉州发展得很快,但依旧有许多上升的空间,例如钢铁产业。
张掖郡南部的镜铁山,开发潜力非常大,只是因为技术限制,致使生铁和钢铁的产量都不高。
这个时候的钢铁称之为精铁,基本都是用炒钢法炼制而得。当然,还有百炼钢法,就是不停地捶打以去除生铁中的杂质,使之成钢。
百炼钢的品质非常好,但产量却很低。所以,目前用百炼钢制作的武器,基本上都被马应用来赐给麾下将领了。
不过,有他提供技术支持,匠人们已经开始在尝试灌钢法。一旦成功,凉州的钢铁产量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准备配备水力锻锤的锻造作坊也在建造。如此,百炼钢的产量和铁甲、兵器的产量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