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有山名曰太华,说也奇怪,晋州多平原,唯有这么一座孤峰平地而起,高耸入云,远眺巍峨陡峭,近观秀色夺人。三面山峰皆陡如刀削,只有矮树细草,山下却是浓荫蔽日、林木蓊郁。
日至晌午,暑气正炽,鸟雀仿佛都热得无精打采,叫不出声,只有蝉鸣一浪高过一浪。此时,山脚小道上却逶迤来了一彪人马,为首一十五、六岁的少年,俊眉修目,身着暗红胡服、足踏云靴,交领和袖口绣着层层叠叠的萱草纹,颇显贵气。
只是不耐暑热还是怎地,这少年摇摇晃晃骑在马上,显出一脸不耐烦的神气来,方踏进树荫,才徐徐吐出一口气,道:“这里倒还凉快,也便罢了。”
旁边一方脸络腮胡的汉子忙接话道:“爷说的是,亏的早早出城来别苑,要是还在府中过伏天,怕都得热死。”
一把少年音嫩的掐出水来,倒衬得他的相貌长得太捉急了些。
这仄仄的少年是今上宣德帝同母弟秦王的次子,名唤王佑,因宗室中行六,故族中老小常唤一声六郎,名字倒是甚少有人提了。
三年前秦王病逝,世子王显名正言顺继承王位,宣德帝便循例封王佑为汾阳郡王,来晋州开牙建府。这晋州民风古朴,加之土地贫瘠,工商凋敝,远不及西京繁华,自是没处走马斗鸡、偎红倚翠。
这王佑抵藩以来,仿佛大鱼搁浅滩、灵鸟入雀笼,整日里困在汾阳城,偶尔来到街上溜达,终日所见也尽是些面有饥色的农民或是蝇营狗苟的小商贩,既无有趣之人亦乏有趣之事,日子过得淡出鸟来。好在城外太华山景色宜人,故不时来此放风,每到夏日还经常到山边的别苑中盘桓些时日,喝喝小酒、尝尝野味,算是调剂。
方脸汉子名唤吴长生,是他乳母之子,其实原叫做“冬郎”的。
只是这王佑前阵子不知发什么疯,非要皈依道教,道教是本朝国教,地位尊崇,王佑先时也不过是偶尔翻翻《道藏》,后来倒是看奇门遁甲、一元功什么的入了迷,整天嚷嚷着要养元归一、洗精伐髓,自号“长春子”,还给冬郎改名叫做“长生”。
冬郎满心不喜,心想这是什么个狗屁不通的破名,面上却不敢显出,怕惹恼了这小祖宗,只得扮作欢欢喜喜的受了。
话说这长生见主子蔫蔫的,怕是热得狠了,忙下的马来,敏捷的跳上道边一块大石,手搭凉棚,看看能不能觑见这别苑的影子,却不妨瞥见远处草丛中露出一片雪白的衣角,上面似有血迹。
这一看浑身打个机灵,一股麻酥酥的寒气窜上了脊背,长生心里暗啐道:“妈的真晦气,这荒郊野外,莫不是碰上什么凶案尸首了吧。”口里却喊着:“停下停下,全都停下。”
他这冷不丁一喊,众侍卫仆从唬的忙住勒住了马。这王佑正难受着,冷着脸问道:“那么大声作甚,吓死爷啦”。
长生忙道:“小的该死”,说着还作势虚抽了自己一个嘴巴,接着道:“爷,前面恐有不干净的东西,没得别污了您的眼,大伙回转几步,从刚才那岔道去别苑吧”。
王佑一听来了神儿,反倒打马走进几步,眼见那边仿佛是个人形,刚才那点混乱难受劲顿时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长这么大,他还没见过凶案呢,今天说什么也要凑凑这热闹,忙不迭往前靠去。
长生唬的不行,心想这呆小爷又发的什么疯,要是吓着了,自己定要挨老娘一顿暴打,忙跟上前,想是万一太血腥,自己先挡上一挡,再拦他不迟。
几步走近,长生抬臂将荒草扒拉到两边,想瞻仰下这位仁兄遗容,却不想被眼前这一幕震的心里一颤。真真诡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