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却不怎么令采集者们认同。
“金属氢行不通。”
“我说的不是液态,是固态,是由氢原子核组成的晶体结构,其原子间隔小于电子最小轨道半径,电磁波无法穿透。”
“……你在开玩笑?”
提出者很认真的解释着,不过采集者们却仍不看好,这种不看好并非是没有理由。
“你知道覆盖整只跃进生物的固态金属氢,生物体质量会有多大吗?这可不是液态金属氢。”
“物体的加速看的是质量而不是体积,你这个只是把体积给压下来,但质量怕是比母舰级还要大,加速到亚光速需要的反物质是个天文数字。”
“你们别着急,我还没说完。”
提出者示意诸位同族先稍安勿躁,让他先把自己的构想说明清楚。
随后,生命场很快就安静下来,提出者开始解释自己构想。
“确实,固态金属氢的密度很大,说到底它是和液态金属氢有本质不同,液态金属氢是双原子分子结构,仍然属于分子层次,但固态金属氢却已经相当于将一堆质子被挤压在一起。”
“根据密度公式,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质量越小,体积也就越小,但是一个物体的体积,是根据物体的长宽高求得,大家都下意识的忽略掉了我所说的固态金属氢防护层的厚度,长宽不变,把厚度削减。”
采集者们需要的仅仅只是一层可以阻拦下伽马射线的‘墙’,而固态金属氢的物质结构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墙’,按照量子力学的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没办法穿透这样的物质结构,这是一面质子墙,伽马射线说到底也是电磁波,电磁波的物质载体是电子,因此伽马射线无法穿透质子墙。
逻辑理清楚后,采集者们又彼此讨论了一下,交换彼此的意见,随后询问起这个方案的提出者。
“你打算将这个防护层的厚度削减到多少?”
“两个质子的厚度。”
提出者自信满满的坦言回答,因为防护层很薄,所以质量并不会很高,甚至比原先的伽马防护层质量小上许多,只要采用它的这种设计思路,应用到反物质推进,反物质武器中去,跃进生物的质量不仅不会上升,反而还会下降。
这就是它的设计构思!
“大家怎么看?”
“理论上似乎可行性,只是这技术难度……”
“制造固态金属氢对我们而言并不算难。”提出者补充道。
“不难是没错,可制造是一回事,加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怎么控制厚度,将固态金属氢的厚度稳定在两个质子这样的薄?”
“没错,这样的密度想要加工起来太难了。”
既然已经有了这样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案,采集者们就开始思考,要怎么样才能把这种东西做出来。
“方法总是想出来的……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