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压更大更恐怖,所以难度更高。
被制造出来的液态金属氢,很快被采集者们给安排上,这是它们用于制造伽马防护层的材料。
液态金属氢被送往蜂巢加工。
液态金属氢正如它的名字那样,它是液态,不过这种状态下它仍然是分子结构,只是这样的结构比较特殊,是两个质子核共用一个核外电子。
分子层次的结构,属于采集者们有能力加工的范畴,为此住压力,把金属骨骼扁平化处理,液态金属氢会被一同扁平化,
液态金属氢的每一个分子结构,都会被整齐地排列,因为可活动的间隙刚好就是液氢分子的直径,因此只能在二维方向上进行分子运动。
到了这一步就可以实行进一步的加工,不过这个加工步骤需要在水底进行,而且是比之前加工液态金属氢的水底要更深的地方。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足够的水压形成固态金属氢。
加工好的液态金属氢并没有被投入深井当中,而是被根茎送往地底,水压的方向是全向性,这并不利于将液态金属氢加工成一面扁平且密度极高的固态金属氢,只会在固态金属氢成型的时候被压缩成一个球体结构,这不是采集者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接送往水底,在水底的最底部承受压力,因为是水底,水压的力方向也就趋向于单向,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得到一个扁平化的固态金属氢结构。
这样的构想说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却是很有难度,因为水压很大,这导致了水体密度高的惊人,只是普通的液态水却形似胶体一般,水分子之间的间距非常的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集者们使用反物质形成强伽马射线照射水体,破坏分子结构,制造大量带电离子体,然后使用强电场进行排斥,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掉水底一部分的水压。
趁着水压削减的时候,加工好的扁平液态金属氢连同金属骨骼容器一起,被转移进水底,将其安置好后,强电场就会消失,水压会恢复原来状态,液态金属氢在这个时候就会在强压下挤掉剩余的那个核外电子,形成由质子,也就是氢核组成的晶体结构。
加工过程中,为了不使其发生卷曲,封装液态金属氢的金属骨骼容器会被强电场吸附,牢牢地紧附在水底,另一面则是被通过强电场斥力给扣押,以保证金属骨骼的扁平结构不使其卷曲。
于是液态金属氢也就只能被迫维持着扁平化的被进一步的压缩,当然,封装金属骨骼容器也是会被一同的压缩。
类似于液态金属氢水底时的那样重新再封装,金属骨骼被替换为另外的素材容器,将这面质子晶格体更换再封装,稳定其内部的压力。
可以抵消一部分水压的强电场再次启动,然后质子晶格体在压力减缓后被取出,重新被根茎运回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