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手与地表接触后,采集者也就能获悉到卫星表面的元素组成成分,环绕一圈下来,元素成分占比是个什么情况都能大致推算的出来,这比什么远程观测推导数学模型等复杂手段,更加的准确可靠,毕竟这是直接接触实物。
“干冰和甲烷很多,看来这个卫星是个碳含量极度丰富的卫星,比较可惜的是水元素含量很少,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采集者有些嫌弃这个卫星,水元素在阿米巴的科技中属于主导元素之一,技术是建立在细胞之上,而细胞相当一部分是需要水来组成。
一颗颗肉瘤从亚光速生物体身上脱离出来,坠落到寒冷的卫星表面,经过数十次的反复回弹,最终这些肉瘤趋近于平稳的停留在固态甲烷冰与干冰的混合物之上。
一如采集者们当初在其他殖民卫星上干过的事情,先在低温环境里稳住一个据点,然后再根据这个据点进行扩张,逐步获取到对卫星的支配权,大量的对物质进行开采。
当然,没有水是个很难办的问题,因为细胞的增值并非是无中生有,它们是需要水元素,哪怕是冰也没问题。
就在采集者考虑该不该使用液态甲烷来暂时替代液态水的作用之际,它在自己的生物雷达中捕获到一批实体正在高速接近自己当前所在轨道的这颗卫星,这些实体正是一块块的冰,在采集者将数据共享给其他同族后,其他同族个体根据元素资源的分布情况判断出卫星上的发展需要水元素,因此提早发射了这些冰块过来。
在截获这些冰块后,将冰块顺利的引渡到卫星地表,随后就是肆无忌惮的扩展数量,将整个卫星给包裹起来。
同时,采集者也建立起大炮阵列,向着其他星球上向它们这颗卫星需求碳元素的行星发射大量致密态碳。
星球与星球之间的接力运动在这种协同配合下越演越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星就会在这种情况下被逐步拆得一干二净。
恒星系统内的发展建设如火如荼的在进行着。
不过也不能说全部都是这样,有这么一颗行星上的采集者,陷入了纠结——它们既想把自己所处的这颗类地行星给拆的干干净净,加入到恒星系统内族群的发展建设中去,又不怎么想进行破坏性的开采。
“你们在犹豫什么?你们知道自己这样的犹豫,把族群的建设进度拖慢了多少吗?”
终于,初向这个类地行星上的采集者发送了催促的无线电质问,要从它们那里了解进度拖慢的理由。
“这个……这个情况很复杂,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说明清楚,在这个类地行星的地表发现了一些东西。”
被催促那端的采集者则是在模棱两可的回答自己发现了一些东西。
这样的情况初也是第一次遇见,它也不由得升起好奇,是什么发现让自己的同族会有这样的反应?
“你们发现了什么?”
“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是完全自然形成的庞大生态体系,我们认为这个对族群的价值,并不仅局限在物质层面上,所以我们在犹豫。”
“好,那我亲自去你们那边看看。”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