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们近的地方孕育新的强压巨构。”
“那就这么办。”
另一边,恒星轨道处多出了一圈圆柱体,这些圆柱体处在差不多同一轨道,误差值在三公里以内,这样会形成一个大体的圆环,圆环的直径是两个天文单位。
轨道舱为三个部分,最内侧是供粒子束运动的隧道,也就是一圈的金属氢,然后外层是骨骼生物体,物质运输上限制性比较大,不过这个部分的主要是用来抗衡粒子束引力,支撑起更上层也就是最外一圈的有机细胞生物体。
此刻,它们正在对接,彼此的间距越来越小。
“小心,小心,小心……”
“慢慢来……”
轨道舱的对接几乎是同一时间,因为这要考虑到每个个体的速度差值,这会导致新的变量出现,最先对接成一个完整体的是最外层的有机细胞部分,算是最初始的脆弱校对,随后是有机骨骼的那部分,这部分的对接耗时要比较长,因为骨骼虽然是活的,但自身的结构局限了它不像有机细胞部分那样活跃。
最后,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那部分,就是一圈液态金属氢,在封装骨骼进行对接后,这些液态金属氢便合为了一个整体。
“好的!对接上了!”
采集者们兴奋的汇报,负责统筹全局的采集者回复它们。
“先不要急着生成电场,先自检一遍,确认彼此衔接情况,我们要一次成功。”
“开始报数!”
一个个组成环的轨道舱开始在频道内自检报数。
“1!”
“2!”
“3!”
……
当最后一个轨道舱完成自检报数后,统筹的采集者开始声明进入下一阶段工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每个轨道舱注意,当引力增强到开始收缩的时候,你们要记得适当调整自己,以保证自身细胞的活性。”
“明白!”
轨道舱们回答,声明继续。
“还有,要记得展开对外的强磁场,这样可以将恒星物质偏导至你们那边,而不是从你们附近掠过。”
“了解!”
统筹的采集者想了想,确认基本该说的都说了以后,最后再问一句。
“降温用的固态氦都是满状态吗?”
“是的!”
轨道舱们一致回答,这个时候,也就是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统筹的采集者开始给同族们下达命令。
“很好,现在开始加速电场,预备……加速!”
金属氢开始被注入电流,电流来源于固态氦给生物体热堆积的降温,这一过程实现了电流的生成。
一圈算不上有多强的电场在这个脆弱的圆环轨道内形成,在整个圆环都形成这样的电场环境后,锇离子被导入轨道内进行加速。
加速的初期,由于电场并不强,锇离子的速度并不高,不过,这只是开始,由于真空中没有阻力,速度只会不断的叠加,最终这些锇离子会加速到一个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值,那个时候,便是形成接近黑洞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