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被‘人民公社基金会’掌控,孙逸仙博士所有的疑问都烟消云散了。热河特区地方政府提倡办实业,开商铺,兴办教育,修铁路公路,发展工商业经济,据现在热河特区到处都在建设。在经济上实现‘实业救国’的先辈宏愿;在政治上,虽然他们不是KMT,实行的却是‘三民主义’建国纲领,特区政务人员上上下下都在学习和领会‘三民主义’精神,甚至比革命党大本营―广州组织的还要好。
真正让孙逸仙博士感叹不已的是,高崇民从热河特区带来了孙芳志关于‘三民主义’的几次演讲稿,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生动地阐述了‘三民主义’新的涵义,对其精神进行延伸,赋予‘三民主义’新的内容。特别是首次将‘三民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找到了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的最佳平衡,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受到良好西式教育和受过传统私塾文化教育的精英都会支持KMT,这不仅仅是物质上支持,还是精神世界的发生共鸣。这种对KMT的指导思想深刻解读连党内戴季陶、胡汉民、谢持等理论家都自叹不如。只有深刻拜读过钻研过‘三民主义’的人才能如此,这是一种心灵与精神灵魂相互对话的相互碰撞的火花。新的解读仿佛打开孙逸仙、胡汉民等KMT元老内心世界的窗户,外面的天地之宽阔。孙逸仙博士立即指示戴季陶等KMT理论家纷纷著述,重新解读‘三民主义’,定位其是中国KMT的一面旗帜。连孙晋自己没有想到,为治理热河特区需要一种理论,借用了后世许多民国问题专家的观竟然能成为现在KMT高层共识,为丰富KMT理论武器提供了‘弹药’,也为理论披上一层正义与合法的外衣,成为KMT未来领导中国各界反帝反封运动的提供理论支持。
此时孙逸仙及党内高层对这个只会做商业的奇才有了一个共识:此人对KMT心仪向往,认同中国只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不是一个地道的军阀。这样的人才KMT为啥不吸收进来呢?孙逸仙博士多次秘电高崇民,希望‘人民公社基金会’高层到上海与KMT商谈,将‘人民公社基金会’纳入到KMT内,即可吸收了许多人才,又能借助于‘人民公社基金会’的财力。这个提议得到了党内许多同志的支持,特别是财经界、理论界方面的人如廖仲恺、张静江、胡汉民、戴季陶等。KMT高层为了表示诚意,派出了比较熟悉的廖仲恺、张静江二人来到承德,与人民公社基金会密谈,联络人当然是高崇民了。
接到高崇民的密电,孙晋不禁摇摇头,心这个时候廖仲恺不是被孙逸仙派去日本与越飞接洽么,详谈双方的合作细节,怎么跑到承德来了呢?嗯,孙总理诚意还是很足,给足了人民公社基金会的面子。
人民公社基金会成立之初只是个社会团体,不涉及到政治层面,属于非政治组织。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人民公社基金会逐渐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为一体的严密的社会组织,注册成员达三万多人,外围准成员达十多万。网络了工商实业骄子、文化教育名流、社会名望贤达、开明绅士、进步青年学生、工农代表等,影响力遍布东北三省,就连奉系军队许多少壮派如李杜、郭松龄等军人也发展成为外围成员,原来只是个单纯的经济商业俱乐部渐渐地蜕变成一股政治势力。至于基金会名下的近六百吨‘沙皇金砖’经过两年的努力,‘沙皇金砖’全部每块2.5KG冶炼成国人熟悉的‘黄鱼’形状的金条,抹掉了‘沙皇金砖’所有的标志与明,并正式划归到人民银行,堂而皇之进入金融市场上,成为保障人民券信用稳定最后的也是最隐秘的屏障。人民公社基金会原来的组织结构随着成员极速增长而改变,修改和完善组织章程,增设不少部门如宣传部、组织部、武装部等等,俨然就是一个政党组织,基金会高层提出不少鼓动人心的口号:‘人民公社为人民’、‘每日进步一,国家和民族就强大一’。如此庞大的组织,已经不是孙晋一个人了算数的,是否加入KMT关系大家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取向,弄不好造成团体的分崩离析,这需要全体会员集体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