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声音很熟悉,腔调也很熟悉。
劈头就问:“请问是卖土豆小吃的chilli秦小姐吗?”
“你猜?”秦椒没好气回道,“打电话先自报家门,不是你们英国人的礼仪吗?”
对面沉默了几秒,终于礼貌道:“抱歉,我是克莉丝,我们之前见过。”
秦椒其实早听出来了,毕竟那种骄纵和莫名的敌意让她印象深刻。
“有事?”
“非常重要的事,我现在是代表伦敦华人社区中心同你联络。”克莉丝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听起来同她哥哥就更相似了。
秦椒知道这是一家华人慈善服务机构,就在唐人街最大的赌场旁边。
在满汉楼工作得闲时,她会溜去那边借阅免费的中文报纸,看看橱窗里的活动海报。时不时能遇见华裔老人进进出出,据说三楼有间活动室,提供象棋、扑克和麻将。
看来吕珠珠的消息很准确,克莉丝在做社工?就以那种小公主的架势?
秦椒只觉得好笑,倒也没挂电话。
克莉丝说,有一家华人特地从格拉斯哥来伦敦,想尝一尝她的土豆。他们在查令十字街周边遍寻不着小吃摊,只能求助于华人社区中心。
“chillidoll”虽然在网上挺火,但秦椒自己没开账号,没人知道她的联系方式。她也从未在任何华人社团登记,或是参与活动。幸运的是,克莉丝正巧在那里当社工。
“所以你哥就这样把我的号码给你了?”秦椒不太高兴,“说好的外国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安全呢?”
克莉丝显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他完全是出于善意,无论对刘先生一家,还是对你而言,这都是件好事。”
“至少他可以先问我一声。”
尽管不满傅亚瑟的擅作主张,秦椒也不想让刘先生一家白跑一趟:“丑话说在前面,我的土豆,真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中国小吃,非常cheap。”
克莉丝干巴巴地说,刘先生要的就是“中国的味道”。
次日,在萨伏伊酒店的豪华套房里,秦椒见到了那家人。
原来是四川老乡。
今年七十二岁的刘彼得是一名退休律师。银发西装,手拄拐棍,十足的英国老绅士派头,一讲中文就乡音浓重。
这位刘老爷子是1980年来英国的,时逢伦敦首家华人社区中心成立,他曾积极参与。即使搬去苏格兰多年,至今仍是在册会员并定期捐助。
这种去国万里也萦绕在心的家园情怀,同样体现在对食物的选择上。
大约二十年前,刘老爷子就开始了他“吃遍中餐馆”的计划。平均一周两家,至今已经吃过英国及欧美两千余家中餐馆。
“你看,我还做了电子表格。”他拿出手机给秦椒看。
表格中详细记录了餐馆的地址、用餐时间、特色菜肴和品味细节。简直就是一幅海外中餐版图和几十年不断变迁的华人移民史。
秦椒草草扫过,发现这位老先生对土豆可谓情有独钟,每家中餐馆都必点炒土豆丝。
“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