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报上可以看出来,菲律宾。第一集团军还是有着快拿下谅山的较大可能性。一向娇生惯养惯养的法国正规军,显然是不愿意死守在扣马山以及巴外山的那些穷乡僻壤处,那里即没有可供他们玩乐的越南女人,也没有随时供应的葡萄酒,而且,那里蚊虫众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染上热病等不治之症。这些个病,对现在的共和军来说,早就不是问题了,王卫国组织了一些医护工作者,把所带来的药物进行分析提炼后,研制出了自己的抗生素药物。特别是青霉素之类的东西,早就已经暗中装备了部队,根本就不怕雨林中的传染病。不过,这种药物的研制成功,对共和国来说是一级机密,跟飞机和坦克的研制差不多等级,而且,接触的人少,西方国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
法国人可没有如此强力的药物,他们也不想着到。没有可供他们花天酒地的地方,所以,法国部队几乎全部都是呆在谅山城内,倚仗横穿谅山城的奇穷河,构筑了一系列防线,而北部和东北处的两处屏障,自然而然地就交给了殖民地部队了。
说老实话,法国人这样做,其实也是有相当道理的。扣马山和巴外山山不高林密,重型装备都进不去,就算他们法国正规军去了,也不一定能够挥真正的战斗力。而且,殖民地部队的官兵,基本上都是当地人,对当地的地形熟悉不说,也具有相当的在丛林中生活的抵抗那层出不穷威胁的经验,虽然他们装备的是旧式毛瑟枪,而且,没有任何的重武器,连轻重机枪也没有一挺,可是,用来防守也是够用的,要是阵地真被拿下了,他们也可以利用地形打打游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吴旺达心中考虑的,是如何破解这个迷局。他知。道,其实,菲律宾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暗中是有着相当激烈竟争的,毕竟,这两个集团军能够捞到打仗的机会太少了,而且,还是碰上了越南这个正好跟吕宋岛的地形差不多的地方,这对两个集团军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第一集团军是由吕宋岛北部的叛乱分子为底组建的,第二集团军是以吕宋岛南部的叛乱分子为底建成的,这两个集团军的老兵们本来就互不来往,互不服气,自投诚以后,两个集团军又经常混合在一起训练,互有胜负,也因此产生了不少的恩怨。当然,这恩怨是由于竟争形成的,可不能通过嘴皮子来解决,只能通过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分个高低。
相对于第二集。团军来说,第一集团军的目标要棘手得多了,五万多个敌人抱成一团,跟高平那边的分散部署比起来,战斗肯定要激烈得多了。但是,也有一个好处,一旦能够充分挥战斗力,那么,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不象第二集团军,就算顺利占领了高平,也得想办法再解决一下原平、安明等地方,时间上花得更多。
要解决掉谅山,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一步一步地来。毕竟,吴旺达手中也只有五万五千人的部队,论起规模来,跟法国人手中的部队差不了多少,而且,法国人还占有地势之利,相互一抵消,第一集团军还处于劣势呢。不过,欣幸的是,那四万个殖民地部队的战斗力,显然跟法国正规军不可同日而语,跟菲律宾第一集团军比起来,差距也就更大了。如果吴旺达手中有十多万部队的话,完全可以兵分三路,一路直接攻打谅山,其余两路攻打扣马山和巴外山,砸都把法国佬砸死掉了。只是,以现在的兵力,如果三路齐进的话,不但打不下谅山,可能还会被法国佬以倚角之势布成的三面防御困在里面,能不能取胜都是一个问题。
因此,吴旺达只能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法国人只想着守住阵地、不敢随意出击的机会,一口一口地吃掉扣马山和巴外山后,再打谅山城的主意。而谅山北面的扣马山,无论是防御部队人数还是工事的坚固程度,都较巴外山要强上一些,山头的数量也比巴外山多得多,巴外山只有十座八座的山,部署了约一万名殖民地部队,如果要捡软柿子的话,在谅山、扣马山和巴外山之间,吴旺达显然更加中意巴外山。把脑海里面的情报再整理了一遍,并到战场上实地察看了一番之后,吴旺达与副军长孟菲商量了一下,最终定下板来,把主攻的方向放在了巴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