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团队,坐在会议室里,细致讨论之后筛选出来的营销工具。
比如第一首歌,Drake的《The Motto》,为什么要选择德雷克的歌?因为德雷克就是目前欧美乐坛的最大公约数。说自己喜欢德雷克,就跟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喊一句“God Bless America”一样,是必然要走的流程。
第二首歌,拉娜-德尔雷,既是自己人,也能引出碧梨的童年故事,还跟她本人的音乐风格比较接近。喜欢拉娜-德尔雷的人,更有可能会迷上碧梨。
Tyler The Creator的《Garbage》,歌曲主题与《Bellyache》高度相似,能帮碧梨拉拢一批年轻的嘻哈乐迷。
ZHU的《As Crazy As It Is》,碧梨是在她签约瀚音乐之前的一次小型演出结束后,听到现场在放这首歌,才用Shazam保存下来的。通过这首歌,碧梨向观众揭示了她的草根出身,暗示她作为独立艺人的艰辛与不易,这样的形象,更能搏得大众的同情与喜爱。
宣传无小事,最终呈现在镜头前的每一段台词,哪怕是粗口,都有成熟专业的团队在背后,以小时为单位做着细致详尽的打磨。
糅合了独立流行、独立电子和独立嘻哈的这份歌单,由落落大方、毫不怯场的碧梨,通过Teen Vogue的官方频道分享出来之后,反响还算不错。一个月时间,811841次播放,没有她唱歌的视频点击量高,但也实属正常,这种趣味内容本来就是艺人形象的点缀。靠它来丰富人设可以,最终还是得落在作品上,不然就会变成上一世麦迪逊-比尔那样,大多数人都误以为她是个Instagram网红,为了流量发发歌,而不是一位流媒体粉丝众多的职业音乐人。 碧梨、赵宥真,和围绕着她俩打造的幕后团队,明白“娱乐化”和“过度娱乐化”,“曝光”与“过度曝光”之间的区别。因此,除了Teen Vogue之外,碧梨接下的宣传通告,还是以传统的访谈形式为主。
其中最重要也是观看人数最多的一次访谈,是《名利撤杂志2016年9月24日在纽约市完成,2016年10月6日,也就是韩易抵达伦敦的同一天,在他们的YouTube官方频道上架的。
没有主持人,所有的问题都由执行导演问出,而成品视频里,则以白色的细体字幕形式呈现。
【你叫什么名字?】
“我的名字是碧梨-艾利什……今天是2016年9月24日。”
【你多大了?】
“14岁。”
【伱有多少Instagram粉丝?】
“45.7万。”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碧梨看着手机念出前三位数字,然后看向镜头,一脸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笑得合不拢嘴。这倒不是她伪装出来的谦虚,要知道,短短半年之前,她的Instagram贴文,每一条连一百点赞都突破不了,五十都够呛。
现在?
现在她得把Instagram的推送通知关掉,不然手机会卡死。
【Google搜索里,有多少个跟Billie Eilish有关的词条?】
“130万个。”
【Instagram上点赞最高的照片?】
“我和麦迪逊-比尔的合照。”
碧梨-艾利什将她手中刚换上的iPhone 7屏幕翻转过来,对准镜头。画面里是一张她和麦蒂亲密的合影,两人抱在一起,脸贴着脸,朝彼此的方向伸出舌头。这是9月12日,二人结束在达拉斯美航中心的演出后,于更衣室里拍摄的照片。
【109,608】
碧梨没有直接念出数字,但屏幕下方出现了这条贴文的点赞总数。
【你的关注者里面,谁的粉丝最多?】
“关注我的人里面,粉丝最多的人是……科洛-格蕾丝-莫瑞兹。1100万粉丝。”
碧梨的好闺蜜麦迪逊-比尔这次只能屈居第二,虽然《Cold Water》连冠之后她的Instagram粉丝数暴涨,现在已经来到了870万人,但还是没有2010年便通过《海扁王》中的超杀女一角,一战成名的科洛-莫瑞兹多。
科洛-莫瑞兹关注碧梨-艾利什的原因也很简单,超杀女喜欢拉娜-德尔雷和德雷克的音乐,一个月前的VMA颁奖典礼,科洛追星追到了One57的79层,并在那里结识了碧梨。性格相似的二人,很快便热络了起来。
【你手机里有哪位名人的联系方式?】
“我想说麦……嗯,算了,麦蒂已经提过了,要给每个人一次机会。所以,我大概会说哈立德吧。这么说有点奇怪,因为他其实算是我的好哥们儿。”
【你最多在多少人面前演出过?】
“最多的一次是达……不对,布鲁克林。布鲁克林,纽约。在巴克莱中心,11400人。Shout out to Demi and Nick,爱你们。”
【你会经常在公众场合被认出来吗?】
“还挺经常的……不过,次数也不是非常多,大概……每周两三次、三四次吧。”
看到这里,相信所有人都能猜出,《名利撤杂志这次专访的着力点在哪里——就像这本杂志的名字一样,通过14岁的碧梨-艾利什在名利场中获得的成功,验证她所取得的成就,激发不认识碧梨的观众对她的好奇心,从而为她的个人品牌与音乐作品引流。
瀚音乐和人予管理给碧梨安排了一长串宣发通告,只有《名利撤的访谈,是韩易强烈要求促成,并且亲自跟进的。并不是因为《名利撤在好莱坞传媒圈跟《滚石》和《综艺》杂志不相上下的声量,而是因为这次专访的特殊性。
上一世,《名利撤杂志,从2017年10月18日开始,每年的10月18日,都会采访碧梨一次,并把之前的所有专访都放在同一个画幅里,就碧梨在一年时间里取得的成绩和成长进行对比。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人,每年都问一次。
流行文化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明星,被媒体以这样的方式记录过。
在《Bad Guy》火遍全球之后,这则持续了六年,且在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进行下去的营销案例,成为了让《名利撤和碧梨-艾利什双双赢麻,每个市场营销人员都无比艳羡,却又无从复制的经典。
六年,六条视频,超过两亿次播放。简简单单的访谈,变成了整个娱乐圈翘首以盼,甚至还有自己专属预告片的盛事。
韩易自然不可能错过这种宣发奇迹。
不仅不会错过,还要再添一把柴。
上一世没有他,碧梨2017年下半年才拿到了专访机会。
这一世有他在,2016年9月24日就开始做原始流量积累。
多出整整一年时间,配合瀚音乐远超前世Insterscope唱片的宣发规模,等到2023年的时候,碧梨和《名利撤的这个“Same Interview,The 7th Year”,最终能取得怎样的辉煌成就?
韩易没有把隐藏在心里的想法,第一时间通过赵宥真转达给《名利撤,因为他很清楚,这本杂志暂时还看不到碧梨能给他们带来的天量曝光。
只有等第二年的“Billie Eilish: Same Interview, One Year Apart”出炉,拿下6424万次观看之后,《名利撤才会真正重视这个艺人,这个项目,把碧梨的采访变成一年一度的惯例。
碧梨-艾利什、她的《名利撤专访,还有瀚音乐旗下其他明日之星,是除了金钱和那些奢侈物件以外,重生的韩易成就感与满足感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作为全世界唯一看得到未来的人,把本就璀璨的时间线,变得更耀眼一些。
这感觉就像,普罗米修斯只能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偷偷盗走一个火种为人间带来光明与能量,而他韩易,一出手就是一座核电站。
……很奇怪的比喻,但很契合韩易这个奇怪的人。
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韩易更看重的,不是他打造的音乐帝国能给他带来多少利润,而是这个注定伟大的帝国,会在以世界为舞台的辽阔疆域里,谱写出多少英雄史诗。
这就是他愿意不遗余力,让14岁的碧梨-艾利什尽可能快地走向舞台中央,尽可能迅猛地冲击生涯巅峰的原因。
如果没有一道庆祝的人,成就将毫无价值。
不需要为了金钱殚精竭虑的韩易,比任何人都能更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同样的信念,也在瀚音乐另一位艺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上得到了明确而坚决的体现。
麦迪逊-比尔。
上一世,这位2023年还在努力摆脱网红标签的歌手,已经成为了这个时空里,2016年全美乐坛最强势的新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