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秦威一早就来到了众乐坊,从柜上支了一些钱,然后骑马去了西市瓷器行找牙郎田七,准备去牲口市和车行为百工坊买车马。
秦钺之前让秦威委托一家木工坊加工了三百支马球杆毛坯,先期的一百支已经加工好了,今天就是木工坊交货的日子。
秦威走后,秦钺带人去木工坊拉马球杆时,顺便在东市上买了一些搭建工棚用的木料和修缮屋顶用的苇帘和鱼鳞瓦,另外还买了几张桌子、十几把椅子和一口生铁大锅,然后让高旺和林宽赶着马车拉回了众乐坊。
秦钺他们回到众乐坊不久,秦威也和牙郎田七赶着新买的马车回来了。
因为用来拉货的车,秦钺这次给百工坊买的马车不是篷车,而是一辆平板货车。
吃过中饭,秦钺和秦威带着崔八郎、武定、彭彪、焦三娘、田七、高旺、林宽拉着马球杆和物料再次来到了曲池里。
来到曲池里中的那处大院门前,秦钺让大家把马拴在门外的大树上,然后让高旺和林宽把马车赶进了院子。
进到院子里,秦钺并没有看到黄蕴章和韩三郎,估计已经返回农庄去了。
鲁师傅和陈忠正带着另外两名工匠和几名来自农庄的泥瓦匠整理院落,有的在清除花圃里枯死的花木和院子里的杂草,有的架起木梯爬到了屋顶上修理屋顶,院子里还和了一大堆黄泥,是用来修缮那两间坍塌的厢房屋顶用的。
见秦钺来了,鲁师傅和陈忠迎上来,鲁师傅指着角落里的一堆柴草满脸堆笑地对秦钺道:“少东家,我和陈师傅正带着大家清理院子,清理出来的杂草都堆放了起来,留作将来生火用。您看看哪里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再带人清理。”
秦钺背着一只手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看到花圃里枯死的花木和院子里的杂草都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屋顶上的瓦楞草也都拔掉了,移位的瓦片也都用黄泥打底重新铺好了。
那两间坍塌的厢房内部也已清理干净,就连正房前面铺着青砖的地面也已打扫了出来,整个院子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看完院子,秦钺又带着大家到所有的房子里里看了看,发现房子里面也已打扫干净了。
从房间里出来,秦钺点点头道:“很好,大家干的很好,本东家很满意。”
秦钺说完,又对鲁师傅和陈忠道:“鲁师傅,陈师傅,你们先带着大家把桌子和椅子搬进正房最东面的两间厅堂摆好,那里以后就是咱们百工坊的议事厅了。”
院子里只有八间正房和六间厢房,剩下的都是闲置的空地。
现在最西面的两间正房临时做了工人宿舍,最东面的两间正房做了议事厅,剩下中间的四间,秦钺打算临时做马球杆加工车间。
当然,这只是临时安排,秦钺计划等到过了年天气暖和了,就在正房西面的空地上再建造几排房子,将整个大院分割成几个小院落,作为木器、金银器、玉器、皮具等各个工种的独立作坊,加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也要分开,彼此互不影响。
布置好议事厅后,秦钺便让泥瓦匠们开始修缮那两间坍塌的厢房。
因为那两间厢房只是屋顶坍塌了,房屋的整体结构包括房梁和檩条都没有损坏,而且很多完整的瓦片挑出来还可以重新利用,修缮起来并不会太麻烦,只要将屋顶上铺上厚厚的苇帘,再在苇帘上铺上一层黄泥,然后再铺上鱼鳞瓦就可以了。
趁着其他两名工匠配合泥瓦匠们修房子的工夫,秦钺把鲁师傅和陈忠叫进了议事厅。
焦三娘去了一趟厨房,从火炉上提了一壶开水,拿了茶具来为秦钺他们沏茶。
有人说唐代人不喝茶,想买茶得去药铺里买。
这纯属胡说八道,中国人从上古年间就开始饮茶,到唐代茶叶种植业和加工业已经相当发达,而且茶叶还是丝绸之路上仅次于瓷器和丝绸的第三种大宗货物。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里也有“野者上,园者次”的描述,意思是说野生的茶叶最好,种植的茶叶次之。陆羽明明是根据前人的饮茶习俗,考察了南方几十个州府,访问了数不清的茶农和村老,历经二十多年才写成的《茶经》,可有些所谓的砖家就是喜欢睁着眼睛说瞎话,愣说唐代人不喝茶。
估计这和唐代以前没有“茶”这个字有很大关系,唐代以前的“茶”都写作“荼”,陆羽的《茶经》成书后,也许是因为雕版印刷的工匠粗心大意,不小心把雕版上刻好的“荼”字弄掉了一横,结果就变成了“茶”,从那以后就有了“茶”字。
还有人说,就算唐代人喝茶,也会在茶叶里加上葱、姜、枣、橘皮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已经不是胡说八道了,简直就是放屁!
陆羽在《茶经》里确实说过有些唐代人喝茶喜欢在茶叶里加上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起煮了喝。但人家陆羽说的是“或用葱、姜、枣、橘皮……”煮之百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