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出发
黄贺一条条一道道说下来,王博的确心动,“广交会”这张牌一亮出手,王博可以说是彻底倒戈了,想着自己怎么得都要回去说服那几个老头,饶是自己这个不怎么着手商业的人也知道,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抓住了,钱这东西根本就不愁,钱不是万能的,可没了钱就是万万不能的,在这个时代,谁会嫌自己手上的钱少呢?
王博走之前顺了黄贺手里拿根“热得快”,美名其曰:推销。话都没再多说两句就打着跑步去轻工厅说明情况。
一天下来,“热得快”的销售大大超额,黄贺叮嘱廖穆平加快生产力度,并承诺给工人一些福利政策,提高了大家的干劲。
距离广交会只有几天不到的时间,五月初就是广交会在广州的开幕式,贺雪那边的纺织工作还在持续进行,羊绒毛毯差不多已经进行到了收尾的阶段。
接下来几天时间黄贺叫袁攀对毛毯厂的员工进行了筛选,把一部分能力可行的人都挑选去了纺织厂进行“热得快”的制作。
生产车间的工作还在持续进行,需要的人员还远远不够,黄贺打算一边生产一边进行招新工作。
“热得快”的收益非常可观,才过了两天时间就已经达到了两百万的预算,期间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工厂,来找黄贺商量着进行投资的问题。按照既定约定,黄贺把王辉剩下来的资金进行了入股,并把其他的钱按照利息算给了王辉。
轻工厅那边依旧没有消息传来,不过黄贺不担心,等自己参加广交会过后,他有信心轻工厅会不请自来。
由于“热得快”的销售火热,黄山那边已经毛毯厂的翻新工作暂停了一段时间,黄贺考虑着趁这个机会就把毛毯厂和棉纺织厂合并,并和黄山商量着把两个地方装修一下,弄成一个自己的大工厂。
由生产车间在上,毛毯厂的工作和热得快的销售工作隶属于其下。以后但凡是新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得先经过生产车间的整合,然后下发到各个部门进行统一的生产处理。
话虽这么说,但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生产车间都是由蜀中的各个老百姓组成,所以受文化程度并不高,有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想要把这样一支群众队伍给组织起来,并形成系统的生产管理,还得有一段艰辛的改革过程。
廖穆平建议黄贺,从原来第一批最早进行“热得快”生产学习的员工里面挑选出技术过硬的员工,再让他们对手下新来的员工进行教学,最后再由自己进行统一的考核,这样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黄贺让廖穆平放手去做,自己毕竟只是一个人,分身乏术,不可能管到下面的每一个地方。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都提倡大家向自己提,可行的话就可以直接进行操作。
黄贺考虑着把手下的这些人都分配去生产车间进行管理工作。廖穆平是技术担当,可以负责生产车间生产部的主要工作;袁攀为人老实,又擅长交际,调去业务部最合适不过;王刚办事利索可以调去采购部进行采购工作;沈秋云细致,管理工程技术部的工作应该不在话下;李恒平时虽然不怎么出风头,一直默默无闻,但他以前也是在工厂学习过的,在绘图方面却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用来管理研发部也算是给了他一个发挥的平台;品管部主要是对物品运进场子和运出场子前后进行检测,挑选出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淘汰,交给蒋婷婷,应该也能行的来;至于仓库就先由黄山代替管理,等到黄贺招到新的人手再把黄山给替下来。一个人管理两个工作的确是有一些困难,不过现阶段人手缺乏也只能这样了。
黄贺找时间开了个短会,把这些东西都跟他们说了一下,大家都表示没有意见。
第二天一早,贺雪把羊绒毛毯的成品交给了沈秋云,沈秋云和蒋婷婷带着人把羊绒毛毯检核之后进行包装,确定工作无误之后统一交给黄贺进行处理。
黄贺花了一个晚上,把两个厂子的装修设计图画了出来,交给了黄山处理。
“热得快”的销售额持续上升,厂里人手不够,货物供不应求,卖完最后一批货物,黄贺决定先停售一段时间,钱要赚,但是产品的质量也要保证,已经加工赶工了两天,考虑到工厂的工人也需要休息,长时间的工作不仅会使效率下降,也会导致产品问题频频出现,倒不如先断了出售来源,弄一个饥饿营销。
所谓“饥饿营销”就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企业运用“饥饿”营销的前提是企业产品品牌和产品质量拥有足够的号召力,然后再运用饥饿营销方式使其价值和号召力成倍地放大,为以后的持续热销打下基础,并建立忠诚度更好的客户群体。
显然,“热得快”有这样的号召力和潜力,但供不应求却不是假象,黄贺本以为,这些产品至少也得花费一周的时间才能够出售完,但批发的人实在太多,有些人竟然一次性买上了上千个“热得快”,这才导致后续销售工作有些局促,订单量在源源不断的增加,加起来的购买总量是黄贺带领着这些人做上好几年都做不完的。
黄贺只得先把热得快的销售压下来,等到自己参加完广交会之后再进行解决,羊绒毛毯已经先行一步派人送去了广州,黄贺在当天夜里就决定出发前去准备。
*********************
ps:今天24号了,不出意外应该是在9月1号上架,早就知道工业文比起娱乐文成绩应该差很多,果然正如所料。不过烟头会继续加油的,一定不烂尾,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