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二章 “二王”本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掉,聊以糊口,直到什么都没得卖了,连一件旧棉衣都被他拿去换了两升小米,自家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眼看山穷水尽,一家人都要饿死,王嘉胤索性把心一横,与几个同乡一起,趁夜里抢了军械库,逃回乡里扯起了反旗!

    说起来旱灾虽重,却总有些田地是不受影响的,那就是各个河谷中的滩地,在这陕北那就是最上等的良田,一亩出产足抵得王嘉胤家那贫瘠坡地的三四亩不止!而且这些田地多属于府谷县的大缙绅所有,这些人多有功名在身,属于明朝的免税特权阶级,官府也不敢对其催比。而他们应纳的那份税额自然都被转嫁到了小民头上。即使天灾频仍,这些人还是过着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即使家中囤积了大量粮食,让他们拿粮食出来赈济灾民却是千难万难。

    守财奴的做法被证明再愚蠢不过,饿极了的人是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什么都干得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大旱,府谷境内已和陕北各地一样民不聊生,歉收之余却还面临官府残酷的催比,县衙门口枷号的农民越来越多,不少人被衙役打板子打得血肉模糊。官府和缙绅在这种情形下兀自安之若素,浑然不觉民间已是遍地干柴,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燃起冲天大火,直至将他们完全吞噬!

    话说王嘉胤举起反旗,只半日间便聚起了千余饥民,几天下来就攻破了府谷城外好几家大户,堆积如山的囤粮全都改姓了王,连带子女玉帛也被饥民首领瓜分一空。手中有粮好办事,他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俗话说,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远近饥民纷纷拖家带口前来投奔,他也全部照单全收,消息传开,就连边军中也有不少人投奔他来的。他麾下的人马越来越多,连最早起兵,名气颇大的白水王二也带兵来投,两人合兵一处,更是声势大振,一连攻破了府谷、榆林两座县城!府谷、榆林乃是边地,民风彪悍,守城土兵虽少,但作战凶猛,给“二王”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城破之后,弟兄们都杀红了眼,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不仅缙绅大户被一扫而空,平民百姓也多有受害的,府谷的县令姓翟,催比考科最严,残害乡民也最烈,不知逼死了多少条人命,城破之后被众人乱刀分尸而死,妻女也被充作了营妓。流贼的另一个大佬王二是西安府北边的白水县人,年纪比王嘉胤轻些,瘦高个,容长脸,一副精悍mo yang 。与王嘉胤不同,他没有家室,乃是孤家寡人一个,因为苛捐杂税太多,他在老家白水县活不下去,干脆抛弃田地,逃到了白水县旁的澄城县山里,靠打猎为生。象他这样躲避苛捐杂税逃到山林的人还有不少,他们种地打猎,自给自足,便如在避秦桃源中一般,倒是比在平地上逍遥快活得多,他因为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成为了这些人的首领,渐渐手下有了五百多号人。澄城县知县叫张斗耀,在灾荒之年毫不体恤饥民,照样催科逼税,发现了他们这批人的存在后,又强令他们交纳地丁银和力役银。王二一怒之下,大喊道:“谁敢杀张知县?”众人齐呼:“我敢!”如是询问再三之后,他让大家都用墨汁涂黑面孔,率众冲进澄城县城,杀进县衙,将那张知县一刀了账,又将官仓打开,将粮食分发给众人,远近饥民闻讯都来投奔,一时声势无两。王二起兵的时候是天启七年七月,算得是首倡,资历还要老过王嘉胤,自然也受到了官军重点关照。他恐怕被官军合围,遂率军退至白水县洛河以北,并一路转战于渭北山区各县。他的队伍一路不断壮大,沿途饥民和官军逃兵纷纷加入,人数从最开始的500多人扩大到2000人。年初闻得府谷王嘉胤起兵后,王二急忙领军北上,与王嘉胤会合,队伍迅速发展到几万之众,号称“二王”!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