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他正被边缘化。他记起上次召开党组会议时,也觉有蹊跷,开会之前,他被安排处理其它事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林。当时,他并没有太过在意,以为是机缘巧合撞车。何况,那次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既轻松,还有点油水,搓了一顿,还带回了纪念品,更有意味的是,同其中的一个**还眉来眼去**了一番,那感觉至今想来还是美滋滋的意犹未尽。当时,他还以为是陈春刻意照顾他的肥差,孰料,这可能是他厄运的开始,很可能是陈春的刻意安排,是不良预兆,他情绪顿时紧张起来,不由看了看正在办公桌前忙碌的大林。可大林安之若素,似乎什么也没有注意到。他忽地心生想同大林沟通点什么的欲望来,可话到嘴边,又无从说起,不知开口之后,如何将话头引向自己关心的内容。他深知大林的精明历练,弄不好,偷鸡不成反浊一把米。他甚至有点后悔自己平日里过于自负,得罪了大林。至少,自己的确没有认真对待大林,否则,若有风吹草动,他怎么没有一旁点拨。唉,真是他奶奶的,置身这么小的机关也如此烦恼,看来自己果真不具有在这种场合混世的素质和能力,平日里缺乏自省,难怪曾老夫子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麻烦还在后头呢,到底是去看还是不看张可的稿子呢,他在琢磨着。去看,不甘心,还将引起张可的反感,落下自以为是的不好印象,不看吧,又生怕陈春更加怪罪,更是招惹不起。他现在寄希望于张可主动把稿件递了来,这显然是未知数。思来想去,他只有使用谋略诱敌深入。
张可没有同大林在一间办公室,张可是与内勤在一起的。思来想去,要么专门去一趟,要么只有借由头去张可办公室,前者不符合他个性,只剩下后者。他忽然想起上次出差还没来得及报销的单据在兜里装着,顿时计上心来。局里正好有规定,当月出差报销不得超过两个月,否则不予报销。机会来了,去内勤处拿张报销单,伺机张可在干什么,岂不是名正言顺。如此避免难堪,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妙招了。
要说也不巧了,张可不在办公室。他拿了报销单,问内勤张可的去向,却被告知是陪大林主任出去办事了。他又是一通心惊肉跳,心神不宁地往张可办公桌前一坐胡乱翻阅着,正好发现一迭厚厚的文稿,定睛一看,就是自己想寻找的发言稿,大标题下有副标题“某县公安局在全市综合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虽说该文稿没有标明具体有谁在大会上发言,但凭借他的经验,发言的人理应是陈春,除非他外出,但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了起来。还别说,这篇发言稿还真显份量呢,要结构有结构,要礼节有礼节,要实例有实例,要数据有数据,有十分恰当的文辞修饰,且在关键段落引经据典,真没有什么可供他修改的。他知道情势的挤压,也懂得排解的艰难,深谙理性对待的重要性,经过激烈思想斗争,他有了一个主意,于是,他转身来到陈春办公室,说张可副主任不在办公室,但是,他仔细阅读了稿子,说那是一篇极有份量、极有内涵的上乘稿件,他个人认为没有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地方了。东方煜说完这一通话,如释重负,他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抬轿的痛苦和难堪。他希冀陈春表态,这才是他的企盼,要通过陈春的表态掌握最新动态。然而,陈春听过之后,几乎不置可否,说知道了,便继续低头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