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朔仁和二十四年,邺县天灾骤起,灾民不计其数。帝遂拨银五十万两,二皇子独孤傲、六皇子独孤冥同左相林风日夜兼程奔赴灾区赈灾。斩贪官、慰灾民、筹善款,修渠引流救难民出水火,并广施水车灌溉之法,一时民心所向。龙心大悦之际,获知募捐、分洪、灌溉之说乃朝阳城龙翔山庄庄主义妹柳依冉所提议,念其具大爱之心、能者之智,此举功在社稷、利于春秋,赐封为“平安郡主”,择日进宫面圣。这般皇恩浩荡,一时成为佳话。
——《仁和史记》
张牙舞爪肆意侵袭大陆数月的夏季华丽丽转身之际,仍残留阵阵热浪余温,就好比高傲的女王那绚丽而冗长的尾拖,即便是远去也要执意刻下存在的印记。以至于初秋显得悄无声息,只那飘然的落叶彰显他的到来,正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来不及感叹岁月的流逝,在众人回京前夕便迎来了赐封面圣的旨意。如此进京成了名正言顺,倒是省去了挖空心思找借口于有心人前做戏的念头,只是这皇帝老儿又唱的哪出?实让人匪夷所思!
此等光环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无尚的殊荣,可这背后的深意却不得不让人心思百转千回,是福是祸?现下也顾不得许多,君心难测,不过这高深莫测的帝王倒值得一见,全当满足柳依冉的好奇心了。
临行这天,万里无云,微风拂过是神清气爽,也算得上是个良好的开端了。
拜别了龙天逸,他不免又千叮咛万嘱咐一番,哪里还有平日里的威严,让柳依冉心里又是一阵感动,他是真的把她当成亲妹妹来疼啊。
柳絮夫妇自是前来送行,看着他们如胶似漆,柳依冉由衷一笑,看来把小絮托付给柳少卿是个明智的决定。
而柳絮婚后也成熟了不少,眉宇间多了分小女人的妩媚,整个人看上去也沉稳许多,紧握的手似有千言万语,动了动唇最终只道了声:姐姐保重。柳依冉讶然之余又分明见了她眼底的那层薄雾及一丝看不清的深意。
陆小凤率各大当家也来送行,戏说这朝阳城出了位平民郡主是莫大的荣耀,身为朋友的他自是沾了不少光,以后还请她多多提携。柳依冉只笑说在她不在的日子,这生意别马虎了,那些个海货还都指着他呢。
这次回京算得上是轰动,全城百姓及那些难民也纷纷夹道欢送,跪地谢恩久久不愿起身,被这么多人这么个跪法,不知会不会折寿呢?
小豆子更是一口一个“王妃姐姐”,问柳依冉还会不会回来,何时回来,回来一定要去看他。叫得她满头黑线,独孤冥倒是兴致昂然地邪笑不已。而夜寞自然是以她贴身护卫的身份随行,不过这个贴身就是他充当了一路的马夫。
总的说来,柳依冉就这么华丽丽地踏上了前方未知之路。
行至泰州那处宝地,柳依冉不由得又起身去了车外,坐在为她驾车的夜寞身旁,心中构建着理想中的蓝图,指着还是荒芜之地问:“寞寞,你觉得此地如何?”
“此乃三不管之地,荒废已久,倒是足够大。”夜寞四处看了几眼,不解柳依冉何出此问,只依照所见如实答了她的问话。
“三不管好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自由自在多好。确实很辽阔啊,正所谓地大物博,没准宝贝多着呢!”柳依冉神秘一笑。
“主子,莫不是想把这里变废为宝?”夜寞压低了音量问,想来那日柳依冉与小白的对话他也上了心,此刻经由这么一说便一下联想到,也是个聪明人呢。
“寞寞,到时候你怕是要改叫夜欢了,包准叫你夜夜抱着美人滚床单。哈哈…”
夜寞驾车的手狠狠抖了一下,扭曲了脸骇然望着柳依冉半天说不出话来。夜欢?那到时候主子还不得天天“欢欢”的叫?想来都全身发寒。还抱着美人滚床单呢,这…这这这是女人家说的话么?涨红了脸无语又瞄了柳依冉一眼。
“原来寞寞你竟这般纯情呀!”柳依冉嬉笑着逗弄着他,惹来不少人侧目。
“主子,你还是进车里吧,再笑…再笑就掉下去了。”可怜呀,想他堂堂七尺男儿,暗夜阁数一数二的杀手,竟被个女人吃得死死的,可偏生自己又心甘情愿被消遣,泪奔呀!
尽管早前和独孤冥相处的日子里,明里也流露着暧昧,可这回京之路不短,到底也是男女有别,柳依冉与他便分坐两辆马车。长路漫漫无聊之际,总会想起小絮的聒噪,如今少了她的陪伴,一时还真不习惯。好在有夜寞可以逗弄,看着他日渐生动的脸,这日子倒也不那么无趣了。十来日后的傍晚,终是抵达魏都,这个她欲逃离却又不得不再次回归的故地。
话说临行前独孤冥便当着所有人的面邀柳依冉在京时日去他府上暂住,一来于礼让她这皇上亲封的郡主有个体面的落脚处,不至于怠慢了而落人口实;二来为尽地主之宜也好随时带她领略天子脚下的民俗风情;三来赈灾期间柳依冉和他之间的互动各人均看在眼里。他这么一邀请,像是要印证众人心底的猜测般,有那么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味。
柳依冉虽不曾表态,可羞答答的神情也告诉大家对于他的邀请心底是期盼的,只是碍于女儿家的矜持不好明着应承。龙天逸见着此景,面上虽有些无奈地继续做戏,却也是顺水推舟替她应了下来。
“主子,到了。”恭敬的声音响起,柳依冉懒懒睁了眼,动了动稍显疲惫的身子,挑帘。
“逍遥王府”四个烫金大字的牌匾映于眼帘。独孤冥,天朔皇朝六皇子,又称逍遥王,以此为府邸命名也不奇怪了,且明里似又宣告他闲云野鹤之心。尽管朝堂上风云变幻,但多少也表明了他顺其自然,不会刻意而为之的态度,适当减低了他人防范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