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地,真是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兄弟几个心中感激,真的有一种热血酬知己地意思。
至于场地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村子里面的空闲地方不少,近两年又沾尽了养猪场的光,村民们收入颇丰,在远近都是有名的万余户村,干部们也好,村民们也好,腰杆儿都挺着呢!这次养猪场才放出风来说想要办一家饲料厂,村干部们就连夜开了会,统一了思想,一定要将这个项目留在村里面。
村长说得好,“办厂子好啊!养猪场的例子不就摆在眼前吗?解决了咱们多少富裕劳动力的出路啊?!这次要办饲料厂,肯定要招工吧?要是办在咱们村里,你说这又能解决多少富裕劳动力?这是好事儿啊!”
就这样,饲料厂还八字没有一撇儿,村长和村干部们倒是轮流来养猪场串门,那个意思就是瞧着这里有个风吹草动,他们绝对是要跟着缠上来的。
范无病看了三兄弟写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里面说得很清楚。
国内现在的养殖业,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是属于散养,效率低且产出少,满足不了大家的口腹之欲啊!三兄弟身为养猪业的新秀,为这种现状感到忧心忡忡五内俱焚,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让大家伙儿都吃上美美的猪肉。
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就得改善现有的饲养方法,推出科学配方的新饲料,因此三兄弟就想到了联合办厂的问题,在磐石先搞起一家大型的饲料厂来,不仅可以解决了自家养猪场的饲料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将多余的饲料外销,供应整个望天省甚至是辐射到周边各省市去。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一家种猪场,也是按照王氏三兄弟培养出来的新品种猪加以推广,结合新饲料,可以让猪只在四个月内长到两百多斤,这个成果就是很喜人的了。
范无病看了一下,发现王氏三兄弟的提案还是很有根据的,可行性很高,再联想到泰国的正大集团,其实就是靠着饲料加工业在全世界开了几百家工厂,仅在大陆就开设了两百多家加工厂,投资超过了五十亿美元,范无病觉得,这事儿是一定能够做成的。
中国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做消耗品,更是不愁没有销路。 就比如方便面,比如矿泉水,比如洗衣粉,比如牙膏,比如卫生纸,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儿,实际上它们产出的利润比起很多诸如轿车飞机之类的东西都要高很多。
而饲料这东西,也是一样大消耗品,猪的胃口,可是比人要大多了。
与其让外人进来把钱赚走,还不如趁着现在自己手里有钱,先把这个位置给占住,到时候也好在这个大蛋糕上分下一块儿最诱人的奶油。
于是范无病直接在王氏三兄弟的提案上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同意按此办理,并提供资金五百万元,由三兄弟出任新饲料厂的经营主办,招兵买马,共同促成此事,并且为他们指出一个问题,就是要建立自己的运输车队,实现送货上门业务。
在范无病看来,目前国内的很多事业,尤其是应该划归到服务行业中的部门,在如何服务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搞清楚,或者说定位不准确,一些国营的商业部门,更是挤占稀缺资源,借此吃拿卡要,搞得整个服务行业一团乌黑,令到神憎鬼厌。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就必须首先树立服务意识,从生产销售到售后的一整套流程上实现对客户的充分关怀,这样才能够在广大用户群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美誉,进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范无病弄好给王氏三兄弟的回复以后,找了个员工去寄挂号信,然后就继续翘着二郎腿儿和茶,结果没有停了几分钟,桌子上面的电话就急剧地响了起来。
这电话还是前些天找关系弄的,虽然电话业务也对老百姓开放了,但是毕竟是资源太少,光北京的正部级干部就有两千多户,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头头们着实是不少,等排到自己就得猴年马月了,因此范无病很利索地找了关系,一个礼拜,好了。
可是范无病接起电话来,消息却很惊人。
只听得老妈张梅在那边儿一惊一乍地喊道,“无病吗?你爸他上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