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以后哪怕他们听说了这件事,看在冯家尸骨重新安葬的份上也不会记恨姜谷。
她还是希望这唯一活着的姐姐能继续幸福下去。
七年后。
姜姬让侍人送走姜谷,看到三宝等在旁边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
“怎么了?”她看了一眼侍人接过来的奏章,笑着问:“想说什么就说吧。”
三宝不解道:“娘,为什么阿理想让他的小儿子姓冯呢?”
姜姬笑道:“因为阿理是个好人,一个心软的好人。”
三宝:“但冯家……”
“冯家并无过错。”姜姬道,“朕与冯家相争,仅是因为道不同而已。冯家势败,所以才会落到无人祭扫的下场。”
不过冯家娶了姜谷,还留下了孩子,最后还是会保存下一丝血脉。
这总让她觉得世间事自有公道,她对冯瑄的那一丝愧疚可能早就已经被姜谷还报了。
但这说服不了三宝,她断言道:“阿理看不到这一步。”
姜理并不算聪明,他甚至算不上勤奋,他对读书或钻研学问都没什么兴趣。三宝能看得出来,姜理最大的心愿就是平安度日。一家平安就是他最想要的了。在回到凤凰台后,他每天都和家人亲友在一起,连凤凰台最时兴的文会也不乐意去,称得上是无欲无求了。
所以她也最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又突然“找事”,想让他最小的儿子姓冯。他明知道这样一来,家里又会因为他的举动而引起风波。
“因为如果他不记得冯家,就没有人再记得冯家了。”姜姬道,“所以他才没办法忘啊。”
好人最擅长自我折磨。
不过,她倒是不讨厌好人。
姜姬劝过姜谷几回,不过姜谷也只是对着她抱怨,回去见到姜理是不会生气的,她也最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
三宝很难理解姜理,因为她和她身边的人并没有像姜理这样的“好人”,擅长委屈自己,损已又不利人的普通的老好人,她没见过,就无法体会姜理的心情。
正因为这样,三宝反而对姜理更加关注起来。
姜姬乐见其成。
因为环境的缘故,三宝身边全是头脑精明之辈。凤凰台上也没有普通的家庭可以让她认识,但姜谷一家就和凤凰台下的普通百姓家差不多,虽然锦衣玉食,却因为姜谷的关系,姜理等人都很难生出世家的习气,他们在姜谷的影响和带动下,过着与百姓相似的生活。
连烦恼和矛盾都格外“不同”。
既不争权,也不夺利,家人的口角都显得琐碎又无聊。
姜姬就笑。
“很多事和很多人都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不意味着你就能小看他们。”她说。
三宝似懂非懂,不过她知道母亲很多时候都能看穿身边人,却从来不说破。
她想,母亲肯定也能看穿她,但她却很少从母亲嘴里听到教训的话。她不觉得是因为她从来没做错过事,一定是母亲会悄悄弥补她的错误吧。
五年后,她听说蟠相收了一个弟子,名叫冯币,小名阿背。
这世间唯一的一个冯氏子弟,莲花台八姓,却成了母亲最信重的人的弟子。
三宝心中的一丝隐忧也放下了。她记得母亲当时就不曾生气,这几年对这个姓冯的孩子也一样对待,不曾过于优容,也不曾视而不见。母亲的做法也影响了其他人,大公主也不再觉得这是一...件需要记得的事,连姜理都忘了当年为了这个孩子姓不姓冯还发生过几场争吵。
然后在所有人都忘了以后,蟠相出面收此子为徒。
没人觉得这是为了防备这个冯姓的孩子会继承冯氏的“仇恨”。他们都以为这就跟其他姜氏的子弟一样,是在给这个冯氏子铺路而已。
这才是真正消弥仇恨的办法。
直到如今,母亲与冯氏的“仇恨”才终于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