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涛啊。是不是晓雪要生了?我看你在会上着急成那样……”电话里传来李大年那威严中不失温和的男中音。
安在涛笑了笑,匆匆道,“嗯,李叔叔,夏晓雪刚才进了产房,我正在往医院赶呢。”
“好吧,你忙吧,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记住晓雪要是生了,赶紧给我来个电话……你阿姨和李南他们要去看看。这是大喜事!”李大年笑着就立即挂掉了电话。
安在涛也没有太在意,扔下手机,继续往医院赶。等他赶到医院飞奔上病房楼三楼的妇产科产房时,夏晓雪早已生了。
安在涛带着李平气喘吁吁地刚跑到三楼妇产科的走廊里,眼看着产房在即,他正要急速冲过去,却见前秘书、现任归宁市委秘书长的彭军正匆匆从那头走来,抬头猛然看见安在涛,忍不住大喜呼道,“安书记,生了,生了!夫人生了!”
安在涛心里一紧,不由就有些紧张。他慢慢停下脚步。目光紧紧地盯着彭军,轻轻而急促道,“生了……生了?”
“嗯,夫人和孩子都平安,已经出了产房进病房了,两位阿姨在照顾她……”彭军热切地道,“安书记,您赶紧过去吧。我这就回去,把我媳妇熬好的鸡汤和小米粥带来!”
安在涛刚要说几句谢绝的话,却见彭军扭头匆匆而去,留给他一个离去的背影。
听说夏晓雪生了,安在涛急切的心情反倒是平静了下来。他定了定神,大步向病房走去。李平追在他身边,边走边笑道,“安书记,我猜夏董生的一定是公子……”
安在涛边走边笑道,“李平啊,你这回猜错了哟。不是儿子,是女儿!这个我是早就知道的。”
……
……
病房在走廊的西段。拐过走廊的东半截,安在涛与李平正在行进间,突然从一旁的护士站里迎出一群人来,有几个卫生局的官员,剩下的是穿着白大褂或者没有穿白大褂的医院人员。打头的人,安在涛一眼就认出来了,是房山市卫生局局长张致恒。
张致恒恭谨地笑着迎了过来,“安书记……”
安在涛自然是知道张致恒所为何来。虽然他不怎么喜欢这种太过明显的拍马逢迎做法,但所谓抬手不打笑脸人。不管怎么说,张致恒来医院总是……所以,安在涛慢慢停下脚步,淡淡一笑向张致恒点点头,主动伸出手去让张致恒握着。
“恭喜安书记,喜得千金。夏董母女平安,我已经要求医院方面,他们表示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集中现有最优质的资源、抽调业务最熟练的护士,为夏董母女服务好……还请安书记放心!”张致恒小心翼翼地看着安在涛的脸色,媚笑道。
“是啊,恭喜安书记!”
“恭喜安书记,七斤八两的小公主,非常可爱!”
众人七嘴八舌的贺喜声恭维声回荡在安在涛的耳际,眼前这一张张或谄媚或温和或白皙或明媚或男或女的面孔,在他的眼前晃动游离着,一时间,他不禁暗暗皱了皱眉。
“安书记,我们要吃喜糖哟。”突然,一个清脆的女声从人群背后响起,安在涛抬眼望去,见一个俏丽的年轻护士站在那里附和着众人的“恭喜声”。
这个小护士本来不过是“随声迎合”。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句话竟然真的会被安在涛听到并重视起来,见安在涛深沉而威严的目光投射在自己的身上,她不禁有些涨红了脸,微微垂下头去。
“好的,感谢医院的同志们,感谢大家!李平,你马上去准备糖果和鸡蛋,给大家分一分!护士同志们,这一次真的是麻烦大家了,等我妻子出了院,我请医院的同志们吃饭当面道谢!”
……
……
夏晓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清秀妩媚的脸上竟然布满了细密的近乎青春痘一般的淡褐色“斑点”,神色虽然极度疲倦但却浮动着母性的神采。
安在涛轻轻走过去坐下,紧紧握住夏晓雪的手,柔声道,“宝贝儿,辛苦你了!”
听安在涛当着婆婆和母亲的面称自己“宝贝儿”,夏晓雪忍不住红了红脸,轻轻道,“我不辛苦。老公,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孩子了,你高兴吗?你快看看我们的女儿,她长得多么像你!你看那眼睛、那鼻子,简直就像是你的翻版!”
“高兴,当然高兴……”安在涛松开夏晓雪的手,俯身下去静静地凝视着自己的女儿,眼神中充满着柔情万种。其实,新生的婴儿哪里能看得出像谁,只是眉眼间的轮廓隐隐有些安在涛的样儿罢了。似是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注视着她。这个可爱的刚刚来到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的幼小的生命,她充满褶皱的小鼻头颤抖了一下,紧闭着的眼神似乎强行要睁开一条缝,两条小腿也开始用力地蹬动了起来。
“老公,你快看,她要睁开眼看你了……”夏晓雪侧身撑着身子,惊喜地轻轻道。
安在涛刚要说什么,夏晓雪的母亲石青站在一旁苦笑着小声道,“你们这两个孩子!孩子刚生下来还睁不开眼,看什么看?”
安在涛呵呵一笑。突然,他皱了皱眉,探手往夏晓雪的额头上抚摸了一把,轻轻道,“妈妈,晓雪额头上怎么起了这么多的疙瘩,是不是什么过敏呀……”
安雅芝柔声一笑,“没事,小涛。晓雪不要紧,这是她刚才生产的时候着急用力拱出来的小疙瘩,过几天就会消退下去的……”
……
……
**********************************
按照当初的约定,夏晓雪这个孩子的起名权属于陈近南。因为安雅芝在,陈近南两口子不方便过来,否则的话。陈近南两口子怎么说也得赶过来亲眼看一看安在涛和夏晓雪的女儿。
夏晓雪已经出院回了资河开发区的别墅里坐月子,自然有安雅芝、石青这两位老人,还有几个保姆助理照顾着,帮着带孩子。
上午,安在涛正在办公室里看市委办童洪刚报过来的一份材料——下一步,房山市委即将推动的公车改革实施方案草稿。
公车改革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就算是在房山,之前在李云秋时代都曾经有过局部的试点和尝试,但是效果却甚微,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如今,安在涛“老调重弹”。再次推进公车改革,其实房山官场中人并没有太当真,认为这不过是安书记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罢了。
干部任命提拔机制改革,行政信息公开,公车改革……下一步据说还有官员财产公开申报,不是这改革就是那创新的——等他的“三把火”热度一消退,这些所谓的改革都会回到一开始的起跑线上。这是房山很多干部时下对安在涛新政的真实心思。不要说普通干部,就算是一些市级领导,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想。
安在涛当然明白众人的想法。只是他懒得去“解释”,与其去“解释”什么,不如脚踏实地地去做点什么,一切让事实说话,胜过千言万语。等所有人都猛醒过来的时候,“改革”已经成为常态,成为不该逆转的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进步潮流。
看着材料,他突然想起自己刚出生几天的可爱的女儿,嘴角忍不住浮起一抹幸福欣慰的笑容。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安在涛看也没有看,抓起来就喂了一声,“我是安在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