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非常的抱歉,我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老李嘴上说着抱歉,脸上却是没有任何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
事情闹得很大,滚蛋后的舒卫国在各个场合攻击方云的举动,在舒卫国的口中,方云只是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谁都知道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轻松愉快的成长,但在严峻的生存压下下,放慢自己的学习脚步只能导致自己被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给淘汰。
方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理想和丰满,现实很骨感,舒卫国送给方云的评价就是:误人子弟。
有些亲近的好友劝舒卫国慎言,以免祸从口出,一个没有丝毫资历的农民,可以当上国家耗费巨资,大力扶持的学校校长,可以让教育厅毫不犹豫的偏向他,直接让省教育界泰斗级的舒卫国滚蛋,用屁股猜也知道方云肯定有些不为人知的深厚背景。
“有背景又怎么样,有背景就可以随便乱来吗,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在那误人子弟,否则晚上做梦我都会惊醒。”
舒卫国的话传到方云耳里后,方云只是淡淡一笑,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双方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大家的想法不同罢了。
有些人你可以耻笑他的思想迂腐,可以取笑他的性格怪癖,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品德,舒卫国的品德就让方云感到有些佩服,不管他做得对不对,起码他是为了学生着想。
很多人在看待别人的事情时可以非常的理智的去分析,去理解,但是事情一旦落到他们自己的头上时,他们的表现跟被他们耻笑的人一模一样,所以华夏有很多事后诸葛亮,但是诸葛恪却千百年来只有一个。
家长们完全忘了自己当时是怎么欣喜若狂的,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村子里的学校的,他们只是觉得舒卫国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所学校读书的话,将来等待他们的只有社会的无情淘汰。
一开始只是一些有门路的家长千方百计的帮自己的孩子转学,到后面教育局大手一挥,为想转学的学生大开方便之门,并为他们联系好别的学校。
于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转学走了,只有桥头村和边上几个村子的孩子没走,方云半年来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们相信方云不会坑了自己的乡亲们。
乡亲们的选择非常明智,村子里的学校成为了威震华夏,名扬海内外的超级名校,无数的国内外的达官贵人们削尖脑袋的,想把自己的后代往村子里的学校里塞,却不得其门而入。
转学的学生们痛哭流涕,非常的后悔,却被方云拒绝了他们转回村里上学的请求,用方云的话说就是,你们当这里的学校是旅馆啊,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场轰动全省的事件闹剧一般的收场了,但是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的满意。
闹着帮孩子转学的家长们非常满意,因为国家妥善的安排了自己孩子的转学问题,并且每个学生都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助。
老李等一帮国家领导也非常的满意,他们的目标只是方云,只要方云肯出手为国家培育人才,再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何况只是浪费了一笔钱财。
方云也很满意,几个村子留下来的都是些小孩子,年龄从五岁到十岁之间,人数不到一百,这让方云可以轻松很多,而且乡亲们非常的信任方云,可以让方云毫无阻碍的由着自己的想法,管理教育这群孩子。
几个经过方云认真考核留下任教的老师痛并快乐着,以前死记硬背,通过增加作业和课外补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方式是不能够再使用了,大家只能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村子里教书,工资和福利是外面的好几倍,村子里的老师直接归省教育厅管辖,教满五年后可以直接进入教育局工作。
公务员啊,在官本位的华夏是多么诱人的字眼,外面多少老师眼红的盯着他们的位置,而决定老师去留的就是学生们的意见,由不得几个老师不尽心尽力的教导学生。
今天是方云第一天上课,教的是体育课,想了好久,方云决定教学生们古武术。
一个人有些神奇是件让人羡慕崇拜的事情,但是表现得太过神奇不是一件什么好事了,会成为别人眼中怪物一般的存在,要想不成为别人眼中的怪物,要么隐藏起来表现得跟大家差不多,要么就把别人也变成和自己一样神奇的人。
为了不被人当成怪物,也为了履行老李的请求,方云选择了后者。
“爸爸。”
“云叔。”
一大早把所有的学生全部集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