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喀尔巴阡战役】
1915年1月23日至4月24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西南方面军为进袭匈牙利和迫使奥匈帝国退出战争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俄军最高统帅部计划于1915年初经东普鲁士对柏林实施主要突击,西南方面军担任助攻。但是,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制定了一项进袭匈牙利的战略性战役计划,并获准执行。布鲁西洛夫将军的第8集团军承担主要任务。其所属4个军在杜克拉―巴利格鲁德地段集结,受命向胡门内方向进攻。德军统帅部获悉喀尔巴阡战役的准备情况,急速派军驰援盟国,同时计划由喀尔巴阡山向利沃夫和由东普鲁土向南实施夹击,以期歼灭波兰的俄军。新编南集团军(司令为林辛根)辖6个步兵师(其中德军3个师)在穆卡切沃(蒙卡奇)、乌日哥罗德地域展开,受命向斯特雷、利沃夫方向实施突击。奥匈帝国抽调第5和第3集团军参加作战。奥匈帝国统帅部还计划向佩列梅什利方向发起进攻,以解该要塞之围。奥匈军队和德军(步兵师53.5个,骑兵师9.5个,火炮2440门)对俄军(步兵师40个,骑兵师8.5个,火炮2980门)略占优势。1月22―24日,德军和奥匈军队转入进攻,向桑博尔和斯特雷实施突击。几乎与此同时,俄军第8集团军发起进攻。由于在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冬季作战,双方又多次发生遭遇战斗,俄军进展迟缓。直到2月初,集团军右翼才占领喀尔巴阡山的科内奇纳、巴利格鲁德地段。在斯特雷方向,俄军顽强防御,但方面军左翼军队在联军优势兵力的压迫下,被迫向锡雷特河、并进而向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撤退。西南方面军司令重新变更军队部署。2月底,方面军抽调右翼几个军加强左翼,并新组建成第9集团军(步兵师8.5个、骑兵师5个,由列奇茨基将军任司令)。该集团军在博列霍夫至罗马尼亚边境一线展开,受命攻击向纳德沃尔纳亚和斯坦尼斯拉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发动进攻的敌军。
3月中旬,大本营改变了1915年战局的计划,命令西南方面军进攻布达佩斯,而西北方面军则进行防御。整个3月份,在第8集团军及第3集团军左翼地带内战斗连续不断。联军曾千方百计企图解除佩列梅什利之围,但该要塞12万奥匈守军被围6个月之后于3月22日投降。腾出的第11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分别配属给了第8、第3两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受命突破德奥联军中央的防御,并向第9集团军当面敌人的侧后穿插。俄军第8和第3集团军在对德军南集团军和奥匈第3集团军发动的新的进攻中,仅前进20公里。第8集团军占领贝斯基迪山脉。3月底德军指挥部调来贝斯基迪步兵军(3个师)抗击俄军进攻。喀尔巴阡的血战一直延续到4月24日。由于伤亡重大、人员疲惫、春季泥泞,以及多处无通行道路,伊万诺夫将军只得下令停止进攻,固守所占地区。
点评:此战,俄军损失约100万人,德奥军队损失约80万人,俄军未达到既定目的。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预备队,所需火炮和弹药也未得到保障。喀尔巴阡战役中,不但俄军计划落空,而且德奥联军统帅部企图大范围包围俄军左翼和解除佩列梅什利之围的计划亦遭到破产。双方的交战形成为在200公里宽的正面上进行面对面的搏斗。喀尔巴阡战役的意义在于俄军牵制了德奥联军大量兵力,使英、法两**队得以在巴尔干半岛和其他地区积极作战。
2、【奥古斯图夫战役】
1915年2月7日―2月2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西北方面军第10集团军与德国第10和第8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对实施战役,又称东普鲁士战役,在德国文献中称为马祖里湖区冬季交战。
德军统帅部将1915年战局的重心从法国战场转移到俄国战场后,计划以第10和第8集团军的兵力(超过15个步兵师和1.5个骑兵师)向俄军右侧实施深远迂回。拟用突击集团从北、西两个方向实施两面夹击,围歼在希莱嫩西南170公里正面上展开的俄国第10集团军(11.5个步兵师和2.5个骑兵师,司令为西韦尔斯将军)。2月7日德第8集团军在奥古斯图夫方向对俄军左翼(南翼)发起进攻,翌日德第10集团军向韦尔日博洛沃和苏瓦乌基方向上的俄军右翼(北翼)实施迂回突击。德军这两个集团军的进攻出乎俄军统帅部的意料。2月14日前,德国第10集团军突击集团迂回到了西韦尔斯集团军右侧,迫使其步兵第3和第20军东撤。俄军左翼各步兵军在雷克、赖哥罗德地域顽强抵抗,阻止了德国第8集团军的前进,但因交通线受到来自东北方向的威胁,而不得不撤往沿博布尔河构筑的阵地。在俄第10集团军总退却时,步兵第20军(4个不满员步兵师)陷于困境,在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中被围困于奥古斯图夫森(在奥古斯图夫东南)。该军的顽强的抵抗阻止了德军进攻达10天之久,使俄国第10集团军的主力得以撤至利普斯克―奥索维茨要塞一线。德军向东南方向进攻的道路被封锁了。
点评:此占,德军企图歼灭俄第10集团军的计划未能实现。俄第10集团军在奥古斯图夫战役中的顽强战斗使德军统帅部向俄国西北方面军实施深远迂回的总计划遭到了破产。
3、【萨洛尼卡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军事行动。战役因希腊城市萨洛尼卡而得名。
1915年10―11月,15万英法远征军(英军5个师,法军3个师)在该城登陆以援助塞尔维亚,黑山并防止希腊站到德国方面。远征军登陆迟误,开进缓慢,未能给塞尔维亚军队以实际援助。11月底,塞军被迫撤至科孚岛和比塞大。12月11日,英法联军退至预有防御准备的萨洛尼卡登陆场,因而形成萨洛尼卡战线。与英法远征军(1916年2月起与东方集团军)对峙的是得到德国几个师加强的保加利亚2个集团军(共13个步兵师)。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后,加利波利半岛的协约**队一部、意大利军队、俄军两个旅、塞尔维亚集团军调入萨洛尼卡作战。1916年年底,双方在斯特鲁马河和莫纳斯蒂尔(比托尔)地域经一系列局部战役后,转入阵地防御。1917年初,联军将萨洛尼卡战线的军队增至66万人后,于4―5月在茨尔纳(切尔纳)河谷地实施了局部战役,但未获胜利。此后,便停止了积极的战斗行动。1918年9月,联军在萨洛尼卡战线的人数达到66.7万人,火炮2070门,为了突破保军和德第11集团军(40万人,1138门火炮)的防御,联军发起了进攻战役。9月15日拂晓,法军2个师、塞军1个师经22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发起冲击,于黄昏前突破敌防御地段15公里(切尔纳河与瓦尔达河之间),截至9月22日,联军用骑兵和航空兵扩大突破正面达150公里,深入纵深80公里。联军切断敌人防线,直达纵深。至9月底,德第11集团军陷入合围,9月30日投降。在这种情况下,保加利亚由于爆发了弗拉达亚起义(1918),而退出战争,9月29日,在萨洛尼卡签订了停战协定(10月2日,保加利亚国会批准)。联军的胜利导致巴尔干中部国家战线的崩溃。
点评:此战,从军事学术观点来看,1918年萨洛尼卡战役是在山地战区对敌阵地防御的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的一个范例。
4、【对戈尔利采的突破】
1915年5月2日―6月23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奥军队为击溃俄军西南方面军和占领加里西亚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马肯森将军指挥的德军第11集团军(10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和约瑟夫·费迪南德大公指挥的奥匈第4集团军(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负责实施这次战役,由马肯森统一指挥。奥匈第3集团军和沃伊尔施将军指挥的德军集群负责分别从南面和西北面保障这次战役。德奥军队的任务是:在戈尔利采和格罗姆尼克地段突破西南方面军的阵地,在萨诺克以西合围拉德科―德米特里耶夫将军指挥的俄军第3集团军,并向佩列梅什利和利沃夫发展进攻。一旦突破成功,奥匈第1集团军即向伊万哥罗德发起进攻,奥匈第2、5集团军向利沃夫发起进攻。在35公里宽的突破地段上,德奥军队集中了10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计12.6万人,轻型火炮457门,重型火炮159门,迫击炮96门,机枪260挺)。为了加强奥军的战斗力,德军指挥部把德军的一些师和军编入奥军。军队配备了优秀的军官,而且在进攻开始前就获得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驻防加里西亚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为伊万诺夫将军)的防线绵延600公里,从皮利察河一直到罗马尼亚边境(切尔诺夫策城附近)。俄军指挥部对于敌人准备进攻的情报置若罔闻,认为西南方面军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第8集团军以及第3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完成喀尔巴阡战役(1915)。对如何抗击德奥军队准备实施的进攻没有采取认真的措施。俄军第3集田军(超过18个步兵师另6个骑兵师)中只有5个步兵师(6万人,轻型火炮141门和重型火炮4门,机枪100挺)部署在敌人实施突破的方向上。这样德奥军队在兵力上占有优势:步兵多1倍,火炮多4倍,而重型火炮则多39倍。俄军各集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