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的民夫,是做不到的。这是实打实的数字。至于在这个数字之外的花头,那就不好说了。明军一贯的传统,一文钱能做到的事情,至少得要十文钱的。反正,宁夏镇每次向朝廷兵部要钱,开口都是十万两白银的。朝廷的兵部也不是傻瓜,才不会轻易的答应。因此,镇远关的修复,也就无限期的拖延了。
百户王守禄自忖是卫所高层的心腹,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来,向徐兴夏冷冷的说道:“徐兴夏,这里不是你信口开河的地方,你管好你的牛角墩就行了。”
如果是别人听到这番话,还以为王守禄只是随口一说,不会放在心上。可是在徐兴夏听来,王守禄的话,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层,镇远关的事情,轮不到你来管。第二,威镇堡的事情,也轮不到你来管。你唯一可以管的,就是牛角墩。
这里面的味道可大了。本来,负责管理威镇堡的,乃是副千户张秋庆,但是他老人家十天半个月的,都难得在威镇堡出现一次。因此,威镇堡的大小具体事务,其实都是百户王守禄在管。可以这么说,王守禄以前就是威镇堡的土霸王。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在威镇堡,还是挺风光的。
现在问题来了,徐兴夏也是百户了,也有管理威镇堡的权力,他得先将徐兴夏的手给摁住,不让他插手威镇堡的事务。否则,一旦徐兴夏插手威镇堡,他的风光就不再了。不得不说,王守禄还是挺敏感的,因此,徐兴夏的确打算插手威镇堡的管理。
张秋庆也不以为然的说道:“修复镇远关,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年轻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太年轻了。”
对于众人的质疑,徐兴夏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
他是在用沉默等待邓如柏的回应。其他的卫所高层,无论说什么,都没有关系,关键还是邓如柏的态度。卫指挥使的权威,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就算所有的其他卫所高层都反对,只要邓如柏赞成,这件事就算是成了。反过来,就算是其他的全部卫所高层都赞成,如果邓如柏不赞成,那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百户,在威镇堡,或许算一棵小葱了,可是在卫指挥使大人的面前,那是渣都不如啊。他不可能直接询问邓如柏的意见,只有静默等待回应了。这才是下属应有的态度。
邓如柏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他只是慢慢的说道:“你为什么觉得你有能力修复镇远关?你知不知道,镇远关是谁下令放弃的?”
徐兴夏谨慎的说道:“嘉靖时期的三边总制王琼。”
邓如柏慢慢的说道:“知道原因吗?”
徐兴夏谨慎的说道:“钱粮不足,兵力不逮。”
邓如柏神色漠然,淡淡的说道:“既然你明白其中的缘故,为什么还要提出这样的建议?难道,你觉得你的见识,比三边总制还要高超?是这样吗?”
淡淡的几句话,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徐兴夏顿时就感觉到了压力。显然,邓如柏对修复镇远关的兴趣不大。倒不是说他对徐兴夏有什么先入为主的成见,他主要是觉得,这里面没有什么油水。没有油水的事情,邓如柏向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现在的情况,其实很简单。想要修复镇远关,就必须老老实实的报告费用,才能获得兵部的批准。但是这样一来,工程就没有什么油水了。既然没有油水,大家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没有人愿意干。而想要工程有油水,就得夸大数倍的虚报工程款,但是,这样一来,兵部的人肯定不会批准拨款的。
邓如柏自我估计,徐兴夏应该是想走前者,老老实实的报告工程款,然后争取获得兵部的批准拨款。或许,徐兴夏的确是想做一点实事,真的想要修复镇远关。可是,在邓如柏看来,这种事还不如不做。除了吃力不讨好,你还能得到什么好处?
徐兴夏委婉的说道:“各位大人,此一时彼一时也。属下只是想尝试一下。属下始终觉得,这样被动的挨打,始终不是办法。鞑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们的防守,非常的被动。属下认为,最好的法子,还是将鞑子都挡在贺兰山的外面。”
邓如柏漠然的说道:“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求收藏!求推荐!发现书评区有人提出物价的质疑,在这里粗略说几句。我这个物价,是综合老白牛、特别白、淡墨青衫他们几个的书得出来的。其实,万历后期,物价已经开始上涨了,有这个价格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