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皮瓦战役,一打就是整整四天,巴掌大的城区几乎全部毁于苏军的远程重炮,总是如此,集中了近30万人马的苏军饶是没能攻下这个关键的战术据点。
四天时间说起来不长,但偏偏有许多事情发生在这四天里:遭到德军重重围困的苏军投降,从中路出击的德军装甲部队攻占托伦,以及苏军南线部队主动从斯洛伐克撤离——按照原定计划需要十天到半个月完成的三大目标,竟然在短短四天全部实现了。这,不仅仅是克里姆林宫的悲哀,同样令德军统帅部一片惊讶。
6万被围苏军在尝试突围无望、援军迟迟不到的情况下选择投降本来无可厚非,但要知道苏军每夜都组织大量运输机甚至是轰炸机进行空投,除了无法将重伤员撤走之外,苏军被围部队至少是衣食无忧,弹药储备也还没有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为了阴*苏军主力,德军还刻意减低了进攻力度,可千算万算,偏偏没料到这支苏军部队的正牌指挥官卡耶洛夫中将在一次炮击中身亡,顶替他指挥部队的安德烈少将现年59岁,而15年前他就已经晋升陆军少将了。大好前程在残酷的政治运动中糟蹋了,此人对莫斯科的统治者心怀不满,好在性格谨慎并没有到处宣扬,终究躲过了令人震惊的“大清洗”——此君本来就满腹牢骚,自是不去理会莫斯科一日三通的坚守电令,趁着德军再次大造声势地发起进攻,他让副官扯起一面白旗,无条件地投降了!
在中路,由装甲名将克莱斯特直接指挥的德军装甲集群在狂奔205公里后猛攻托伦,当初苏军为了攻占这座要塞城市调动了上千门重炮,整整半个月的激战中,共有近8万苏军将士命陨于此,德军撤退时,留给苏军的是一座废墟,苏军看重这里的交通位置,在这里建立了一座综合补给基地,然而防御工事还没来得及完整地建立起来,德军就跨过奥德河发起了强有力的反击。为了避免十数万吨军用物资落入德军之手,苏军自行纵火焚烧了托伦城,大火熄灭之后,德军兵不血刃地进占此地,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行动铺平了道路!
在战线南翼,古德里安所指挥的第2装甲集群算是目前德军六个装甲集群中实力最弱的一支,但在这位装甲兵总监的带领下,他们先后在野战中击败了苏军第10机械化军和第5机械化军,其先头部队于5月12日攻占了克拉科夫近郊的一座小镇,并击退了反击而来的一支苏军装甲部队。由于克拉科夫是波兰南部通往斯洛伐克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苏军南线的主要补给站,一旦被德军攻克,侵入斯洛伐克的三十余万苏军官兵将面临着后路被截的窘况——尽管古德里安所部随后遵照统帅部的安排暂时停止了向东推进的步伐,但两个集团军的苏军主力部队还是迅速撤出了斯洛伐克。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退守波西米亚的德军部队非常轻松地收复了大片失地,在苏军庇护下刚刚建立起来的斯洛伐克政权随之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也许是胜利来得太快、太轻易的关系,德军统帅部很快在希特勒的指示下向各部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刚刚在会战中赢得胜利的曼斯坦因集群和第18集团军立即向当面的苏军部队发动反击,中路部队坚定地向奥尔什丁推进,力争在5月20日之前和从柯尼斯堡要塞区出击的德军部队会合,南翼部队尽速攻占克拉科夫,进而向波兰和乌克兰边境地区推进,驻扎罗马尼亚的南线部队暂缓进攻,争取将苏军南方集群牵制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边境地区,以利于南翼部队包抄后路、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为了达到全面反击之作战目的,德国统帅部毫不犹豫地向前线增派了20个师——而德军总预备队不过32个师。好在德军在1941年处于军事鼎盛时期,除了陆续抽调回本土的部队之外,在英国还保留着21个师近30万人的庞大兵力,此外还有大约60万新兵和预备兵正在接受训练,根据预备等级的不同,这些部队将在四到八个星期之后编入作战部队。
对于统帅部的进攻决定,罗根本着对苏军的穿越性了解并不赞成,虽然他同样认为稳扎稳打的战术不适合解决这两个欧陆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