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印象深刻,乃反复无常的山贼,不值得信赖。
本来昌豨投靠董卓,并担任一郡太守,内心非常自得,至少那些投靠高顺的几位山贼好友没有担任太守的职位;即便是中郎将,也没有太守风光;可是现在情况却急转直下,中郎将牛辅以及他所辖的西凉骑兵调回洛阳;朝廷新任命的兖州牧董越根本不敢去昌邑上任,而是把州治设在了陈留,这样,昌邑的驻兵便少了许多,昌豨单靠他的山贼兵,没有一点安全感。
那些山贼兵劫掠百姓非常顺手,若是与正规军相比,毫无战斗力可言。
而山阳郡乃四战之地,又无险可守,若是发生战争,他该何去何从?他可不相信胆小的董越会去解救他,毕竟他在董卓势力中没有靠山。
北部和东边是高顺的势力范围,西部是成廉的势力范围,而南部是公孙瓒的势力范围。
他与济阴郡太守成廉没有任何交情,不发生冲突已是万幸,更不敢奢望他遇到危险的时候成廉会支援他。
南部的公孙瓒,兵强马壮,经历过战火的考验,绝非他的山贼兵可比的;失去了凉州骑兵的保护,等兖州稳定后,公孙瓒岂能不拿他开刀?
不管是与成廉、公孙瓒相比,还是与青州比,他昌豨都是实力最弱的。
要知道,天下大乱,谁都不能相信,所有诸侯都在拼命扩充势力,若是被其他人击败,结局便是死亡。
对狡猾的昌豨来说,他可不想坐以待毙,必须寻找下家,以求自保。
高顺记得,当初房良希望他投降,可他逃离琅琊郡,占领鲁国,自成一股势力,逍遥自得;后来太史慈出击,他又投奔牛辅,现在又想背叛董卓;对这种反骨仔,高顺非常不喜,难保他此后不会再次背叛。
赵雄的意见是先稳住昌豨和成廉,以为内应,方便此后占领兖州全境,等他们失去利用价值后,再除去便是,反正死人是不会背叛的。
高顺感觉,不管如何回复成廉,都不会改变成廉的意见,只需给点好处便是,反正他不会四处嚷嚷;对于昌豨,高顺却不想如此,万一他汇报给董卓,那后果非常不好,必须严词拒绝;且失信杀入,对现在的高顺来说根本没有必要。
出于面子,高顺还是礼节性的接见了昌豨的使者,并让赵雄与他商谈具体事务。
被安排在最后接见,昌豨的使者已猜出高顺势力对他的态度;不过高顺能给他见面的机会,并让他与并州牧赵雄进行会谈,他还是很珍惜这次机会的。
所以,在与赵雄简单的寒暄过后,便提出太守昌豨的意见,愿意带领山阳郡,投奔高顺,希望被接受。
赵雄早得到高顺的指示,自然不会同意接纳昌豨,更没有同意与山阳郡进行贸易往来。
让使者非常失望,此后他们务必紧抱董卓的大腿,寻求自保之策。
三月底,四月初,并州已非常温暖,高顺忙完一切政务,便考虑到年前承诺的事情,送太史慈的母亲和妻子去鲁国相聚,并希望太史慈早日有后。